“昨儿楚家媒婆来说,让咱家给一百两的聘礼,唉,也不知那家是咋想的。”
姜大家去年虽也赚了不少钱,但毕竟才刚刚起步,又才盖了新屋,屋内一应家式也都是新打的。
还有盖的那些竹棚,买的一应物件,哪样不要钱?
“上次定亲你们不是给了楚家三十两吗?还买了一对银镯子,怎么又要一百两?”真当姜家有万贯家财呢。
姜大嫂叹气:“可不是,若不是定了亲,大成又特别喜欢,我都想退了这门亲。”
哪有庄户人家娶媳妇要花这么多银子的,简直像娶个高门闺秀。
一百两,亏那家想得出,自家七七八八凑起来也只才七十多两。
春娘没接话,心里对那楚家姑娘又多了一分不喜。
但那已经是大侄子的准媳妇,自己这个当婶子的不好置喙什么。
“原先咱家说的是楚篾匠的闺女,不知怎么媒婆竟拿来楚村正家闺女的八字,还说跟咱大成的八字契合的很,唉。”姜大嫂越想越懊恼。
她曾见过楚篾匠那闺女,女娃儿虽没楚村正家的标志,但一看就是个妥帖孩子。
当初也是自己猪油蒙了心,竟又同意相看楚村正家闺女。
春娘暗自摇头。
真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姜家种金耳的事估计已经传到十里八乡了。不然为何楚村正巴巴地将闺女八字硬塞给媒婆?这也太丢份了,万一男方不同意,岂不丢尽脸面。
缝好被子,春娘回家淘米煮粥,再和面烙饼。
傍晚,姜三郎从地里回家,顺便从学堂接回俩儿子。
现在小杰小武已经在族学正式启蒙,每日与虎子元宝一起去上学下学,偶尔姜三郎会去接一次。
两孩子悟性极佳,连夫子都夸他俩聪慧伶俐。
春娘将饭菜端上桌,给孩子们盛粥卷饼。韭菜炒小鱼干,卷在白面饼里非常好吃。
樱宝一口气吃了三个,还喝了半碗粥,小肚子撑得鼓鼓。
“春娘,今年咱们不种苎麻了,北山那边我已买了很多苗木种上。”姜三郎咬一口卷饼。
春娘:“不种就不种,种麻太累人,咱们今年多种棉花就行。”
“嗯,棉花我种了十亩地,大哥和二哥也种了十亩,过两天就能播完种。”
姜三郎端起粥碗喝了几口,放下碗,说:“等忙完棉花,咱们就能种金耳了。”
他家的金耳种菌都还盖在稻草帘子下面呢,估计又要一通好忙。
樱宝立刻说:“爹,回头我把精品金耳雪耳种菌拿给你,咱们自己种,那些普通的你就分给别人吧。”
姜三郎眼睛一亮,“宝儿有多少精品种菌?”
“大概有几百菌株,咱家可以分出六百朵,最多再分给大伯二伯各三百朵。”
要想种出精品金耳雪耳,必须用特制的营养基才行,一旦营养基里的营养物质被吸收完,再长出的也就跟普通金耳一样了。
所以这精品别人根本种不出来。
“好好。”姜三郎很高兴,完全不去想闺女那些金耳种菌都放哪里了。
哦不对,闺女的金耳种菌是单独放在自家院子里的一间竹棚里,现在就盖在草帘子下,只不过他从来没进去查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