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面容僵硬地朝沈明珠笑了笑说:“我去帮干娘烧水。”
沈明珠也一蹦一跳地跟着去了。
前一阵子,大明兄弟几个每天都忙着编笔筒,赚到了第一笔钱,高兴的不得了。
很快就有很多的人卖同样的竹篾笔筒。
山上的竹篾很多,又不要钱,人们很快就研究出来如何编笔筒了。
仿照大明编的,甚至比大明编的更好看,更实用。
刚刚做起来的赚钱生意很快就夭折了,几个兄弟都有点垂头丧气。
邹氏安慰说,家里要盖房子了,也没时间编笔筒了,先帮家里干活儿吧。
几个兄弟都在家里干活儿。
房子在全村人的帮助下,盖的很快,马上要上梁了。
房子上梁,是个大事,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来了。
把沈家挤了个水泄不通。
滚圆的房梁上绑了红布条,贴了写着吉星高照的红纸条。
院子里点起来打红烛。
素兰伯娘带着几个妇人在屋里分糕点,这是邹氏特意在镇上买的。
院子里的人一边吃糕,一边说笑,嘴里是对沈家的恭喜和祝福。
姚祁喆和沈家兄弟在灶房帮着邹氏忙活儿。
沈明珠拿着一块糕点,带着一帮孩子,一颠一颠地跑着出去了。
她年纪小,却成了这帮孩子的小头头,大小孩子都围着她转。
一辆宽敞的马车停在了他们家门前的空地上。
沈明珠捧着糕点,看着马上下来一个好看的小丫鬟,手里拿着木凳。
她把木凳麻利地放在地上,伸手掀开马车门帘,把手抬起来。
一只白皙滑嫩的手扶上了小丫鬟的手臂。
随后,一只小巧精致的绣鞋踏上了木凳。
那人的衣服华丽无比,刺的人眼睛有些不舒服,沈明珠顺着宽宽的袖子往上看去。
她一下子愣住了!
这个女人,她见过的!
尤其是那双眼睛,记忆深刻。
沈明珠手垂下来,规规矩矩地站好,行了个礼,乖巧地冲着妇人笑。
妇人的视线从她脸上划过,眼里的戾气消散了一些,嘴角轻轻地挑了一下。
一个脆脆的声音传过来:“夫人,我见过你的!”
姚安划走的视线又重新聚拢到她的脸上。
她轻轻地哦了一声,有些惊讶,又很随意。
小丫鬟把披风给妇人披上,伸手扶住了她。
“夫人,回去吧!这也没什么看头,都是些乡野粗人……”小丫鬟说着看了一眼沈明珠后面衣衫褴褛的孩子。
穷乡僻壤出刁民,她们游历了这么多年,小丫鬟自认为见多识广。
姚安瞟了她一眼,小丫鬟嘴边的话马上咽了下去。
“在哪里见过我?”妇人问。
“在镇上的花灯节上,贵人坐在马车里。”
姚安眼里的温柔多了一些,眉宇间松弛了不少。
她的眼睛朝院子里看过去。
“我们家今天上梁,又出门碰到了贵人,真是个吉利的日子!”沈明珠圆圆的小脸上都是笑,“喜糕,送给贵人!”
沈明珠双手把糕点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