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影视:从狂飙开始走向巅峰 > 第185章 太多的原因了(第1页)

第185章 太多的原因了(第1页)

其实高启明对于老哥高启强是很佩服的。不过还是得说一句,高启明庆幸于老哥在他的影响下成为了一个好人。

毕竟坏人老高其实还是有点讨厌的~

但很奇怪的,很多人貌似对哪怕变坏的老哥高启强都有同情的感情,这就有意思了。

高启明觉得有这种感觉是正常的,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编剧希望能达到的效果之一。

当然,这里说的“可怜”并不是那种对苦难者的怜悯,而是一种恨中之悲、怒中之哀。要想实现这个效果,从写作或者说塑造人物的技巧上来说,要给予人物一个并不算邪恶的事业。

然后让人物拥有一定的智商。最后给他安排一个更强大的对手。

这样一来,即便是反面人物,也会因为他不直接作恶,同时因为其具有更高的智商,从事的是事后的筹划工作,却又被更聪明的人打败,而有了一种让人惋惜的感觉。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模式的创作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让反派干“脏”事。

那么对照你认为的高启强“圈粉”的理由来说:高启强直接或间接“送走”的这些人中,除了李响、谭思言之外,几乎没好人,这些坏人的死也是大快人心。

为什么你会有这种感觉呢?这其实就是我说的,“这种模式的创作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让反派干脏事”。你说高启强杀死的人中除了李响和谭思言几乎没有好人,那我问一句,李顺呢?

是不是已经忘了这个人了?这个人是莽村事件中,那个被老默推下脚手架的老人,家里还有个残障的孩子李青。

请问,李顺这样一个老人,家里还有个需要照顾的孩子,最后自己被人害死,孩子也走上了犯罪之路,他们家不可怜吗?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是谁?

是不是因为这事不是高启强直接干的,所以就可以忽略了?

实际上,在整个《狂飙》里,高启强之所以圈粉的核心原因就是三个:

第一,编剧本身塑造人物的能力强,演员的表演能力合格,这个不解释。第二,编剧是在把高启强当做一个“坏的好人”来写的,也就是提问者提到的此人对感情专一、对弟弟和妹妹十分关心等等。有了这个前提,可以保证角色不会在道德层面让观众反感。

然后最后一点编剧一方面尽量回避让高启强直接干脏事,把一些杀人之类的工作都交给手下的人来完成,另一方面也在剧情中只展现高启强“杀伐果断,有勇有谋”的形象,而不去展现他给人造成的危害。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一旦涉及到高的层面,其危害性就已经不可与个人的消费同日而语。

在剧中,我们知道白金翰原来的老板是徐江,徐江死后高启强接手了这里的生意。在徐江管白金翰的时代,白金翰自身就有那种业务,还有拉拢好人的“任务”。只在高启强接手白金翰之后,也出现了多次高启强安排的情节,这就说明在高启强的手里,相关的业务依然没有停。

那么,在高启强弄潮搏浪的过程中,有谁关心过这些人的命运呢?

这样的情节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在莽村事件中,高启强做的坏事,这些都是一笔带过的情节,但如果你是那些被打伤的莽村人,你会怎么想?

在高启强这个角色上,编剧说这个角色是融合了多个现实中的人物原型创作出来的。

塑造这种“圈粉”人物的核心是人物不能“脏”,也就是说你这个人可以坏事做尽,但不能在观众的道德观念上有任何瑕疵。

我们设想一下,有这么两个人:

甲:某着名人物,婚内出轨多次,有多个私生子,离婚后拒不支付孩子赡养费,在网上公开辱骂前妻。

同时此人脾气暴躁,对自己的下属动辄批评谩骂,精神攻击,致使很多人无法忍受。

乙:高启强。

如果我们让普通人来评价这两个人,你会现尽管甲的所有问题都是私德和性格方面的,没有任何违法行为,但在大多数人眼里,这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人渣。而高启强尽管手下有多条人命,控制坏蛋多年,但因为他在私德上是干净的,反而会让人同情。

有人说高启强的形象真实。高启强本身只是一个编剧捏合了多个人物形象,然后剥离了那些可能不讨喜的元素后,塑造出来的一个新人物。现实中,几乎没有一个坏蛋在私德上是干净的。

这个道理其实特别简单,我们看咱们古代的一些历史都知道,一古代的宰相那些人如果想要让自己摆脱皇帝的怀疑,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自污。

当然了,有些人可能也会觉得说《狂飙》本身“揭露了什么”,所以更真实之类。

其实有的作品虽然是反应现实的,但这里的“现实”带有很多猎奇元素,其描绘的主要是一些不具备典型性的小概率事件,或者虽然写的是一个有价值的事件,但创作者不具备将其“典型化”的能力,从而导致一个好的故事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也只是那些传奇性的部分。

再比如,在描写一些所谓黑暗面的时候,创作者过度渲染黑暗的这一面,但缺乏对于事件的越性思考,或将之简单归结于一些简单的单一因素,最终也使得作品对于现实的描写仅仅停留于简单的谩骂上。

当然,从文学理论的展史上看,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理论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不过这并不是要讨论的中心。总的来说,如果你真的有兴趣去创作一部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那么务必要明白现实主义文学从来不是停留在对现实的简单描摹上,同时一部作品也并非只要这样就能称得上好作品。

狂飙恰恰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尽管从表面上看,狂飙似乎是真的很写实,但狂飙的真正问题就在于它对于一些描写或者说想象恰恰是回避了,转而以观众更“期待”的那种形象,来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

这既代表了编剧塑造人物的成功,也代表了编剧塑造人物的失败。

比如关于祁同伟的“成功”,无需多言。而至于祁同伟的“失败”,跟高启强也是一样。

为啥子很多人看了会同情祁同伟?就是因为编剧在电视剧里既没让祁同伟干脏事,也没把祁同伟干着其他事抖搂出来而已。

在《狂飙》里,老默把曹闯、李顺、戴永强、光头勇、钟阿四和李有田给消灭了。这几个人有的的确犯了罪比如曹闯、钟阿四,但也罪不至死,有的人只不过是与高启强作对,比如李有田连坏蛋都算不上。这些人除了戴永强的死算是自作自受的意外,其他人如果是高启强动手杀死的,高启强还会是今天的风评?

这就如同在《水浒传》里,有些人会觉得李逵残暴嗜杀,却不会说宋江残暴嗜杀一样。尽管你仔细想一下就知道,如果没有宋江的允许,在很多情节里,李逵是很难杀人的。

当然,我们也还是得稍微看待好的一面。

也是最重要的,因为每一个普通人,都受到过一些不公平待遇。

高启强身上受到的最大的共情点,是他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而现实生活里,每一个人都遇到过苦头。

在高启强黑化的过程中,虽然内因有作用,但我仍然觉得,外因的作用相当重要。

高启强,作为曾经的普通人,他勤勤恳恳卖鱼,辛苦赚钱养活他弟弟妹妹,最初也是个不曾动歪脑筋想那些乱七八糟事情的普通人。

但是,他不曾见过一个公平的、透明的、靠着勤劳肯干和经商头脑就能赚钱致富的经商环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