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呼啸,叶落草黄。
天气一日比一日更冷,从京城离开时穿的单衣,已无法抵御北地深秋空气里的寒气,但如今这支几乎完全由流民组成的队伍,却也早已不是离开京城时的模样。
抵达朔方前的最后一个城镇,黎曲。
官道旁,茶摊上,歇脚的客人听到远处轰隆隆仿佛春日闷雷的响动,纷纷惊诧,便有人派小厮跑去查探,小厮不一会儿跑回来,手舞足蹈地向客人们形容。
“好多好多人!起码几万人!个个雄赳赳气昂昂,比四皇子亲征的大军还气派!”
有人惊诧又嗤笑,“你见过四皇子亲征的大军?什么军队能比那还气派?”
见没人相信自己的话,小厮顿时急了:“咋没见过?我当然见过!上半年四皇子凯旋,好多人去看了,那会儿我刚好跟着我家主子在南边,有幸看了几眼,可我不骗你们,这次来的真的比四皇子那大军还气派!”
正说着话,众人话题里的“大军”已隐隐露了踪迹。
远远地,官道上现出一片黑压压的人头,却丝毫不算,也不吵杂,即便人数众多,却也安静有序地向前行着。也是因此,才那么晚才被茶摊上的众人觉。
客人们纷纷站起来,伸长脖子探看。
也有胆子小的客人,一看这么多人,顿时付了茶钱就要跑。
然而人还没跑,便有人激动地喊出来——
“莫非——这就是传闻中的朔方郡主的大军?!”
这一句,顿时让已经跑的和想跑的都止住脚步。
留下看热闹的客人更是张大了嘴巴。
随即人群立刻鼓噪起来。
还有人飞快地往黎曲县城跑去报信。
“郡主回来啦!”
“郡主带着大军回来啦!”
……
如此的喊声响彻了整个黎曲县城。
于是黎曲县令,乃至整个县衙和城内大户倾巢而出。
闻听了讯息的城内百姓也纷纷关门落锁向城外来。
不消多久,黎曲城门外便挤满了人。
有官有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不止县城,就连附近的乡镇村寨,也有不少人听说了消息急忙赶来。
全都挤在一处,等待那传闻中的人。
也有消息不甚灵通,不过是看着别人来,自个儿便也跟风跑来的,见这么多人,顿时迷茫得紧,好在人群一刻没个安静,每个知道些消息的人都忍不住卖弄自己所知,于是那支即将到来的军队,或者说即将到来的那个人的事迹,便越来越广泛地流传开来。
作为直面蛮人的倒数第二站,朔方骨贴骨肉贴肉的邻居,黎曲往年也是饱受蛮人坑害的一员。
但今年,蛮人大举南下,黎曲毫无损。
但所有黎曲百姓都知道,这跟黎曲的父母官、守军没一文钱关系。
他们之所以没受罪,全靠朔方守地好,没放任何一股蛮军南下。
而朔方之所以能守好,全靠那位传闻中武神降世、天神下凡的郡主娘娘。
如今,郡主娘娘没有留在京城享福,反而又回到了他们北地。
早早听到这个消息时,便有无数黎曲百姓为此感恩戴德。
甚至城中大户也欣喜不已。
不为别的,就为这位曾经的“鹿姑娘”,如今的郡主娘娘,不仅是个打仗的好手,更是个做生意的好手,之前商路阻塞,城中这些大户的利益也是受损严重,但这位郡主娘娘来回几次,便将他们手中积压的许多货物都清空了,这叫他们如何不爱她?
因此一听到她回朔方的消息,整个黎曲都翘以盼,并且自豪地将此视作“接郡主回娘家”——虽然郡主是朔方不是他们黎曲的,但朔方黎曲这么近,还分什么彼此!朔方的就是黎曲的,所以郡主娘娘也是他们黎曲的!
怀着这样的心情,才导致了万人空巷以迎的场面。
只不过,预想中郡主娘娘带着那么多人,据说还全是流民罪犯的人赶了那么长的路,一路上肯定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如此刚好,可以让黎曲百姓借此展现下他们“娘家人”的爱。
只是,当那浩浩荡荡的大军真的呈现在眼前时,整个黎曲县的百姓都惊讶地闭上了嘴巴。
——谁说的这支军队全是流民凑成的杂牌军的?
最初那位跑去查探消息的小厮的话半点没错。
眼前这支队伍,不论上路时如何,起码此时,起码外表是看着,早已不是什么草台班子了。
几万人的队伍,虽说有许多老弱妇孺,却一眼便能看出各司其职,井然有序,老人孩子走在最中间,青壮年士兵围在外面,保护着他们的安全,而这些青壮年士兵,身上脸上也半点看不出曾经身为流民的痕迹。
经过一路的磨炼,一路鲜血的洗礼,这支队伍,终于稍具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