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饭寇婉雪带着妹妹回去了,宋氏正在家里织女红,看着回来的两个女儿道:“怎么去了这么久,不是说送厨娘过去就回来吗?”
“娘,柳哥哥做了肯德基给我们吃,可好吃了,等厨娘回来我也可以天天吃了!”霜儿兴奋的娘亲显摆了一下。
“肯德基?这是什么鸡?”宋氏也很好奇,没听说过什么肯德基这种鸡。
“娘,就是鸡肉放锅里炸的,不过确实挺好吃的”寇婉雪回答道。
“这孩子,倒是真会吃,鸡肉放锅里炸这也太可惜了!”鸡肉炖汤多好呀,宋氏想道。
“娘,真的很好吃,厨娘回来我也要吃!”霜儿反对的说道,鸡汤哪有肯德基好吃。
“好,等厨娘回来让她给你们做!”父母对于子女的要求永远都是不吝啬。
在没有辣椒的宋朝,柳鹤很无奈,总感觉嘴里少了点什么味道,还好宋代的制糖业已经非常达了,不管是红糖还是白糖在市面上都经常看得到。
说到了肯德基柳鹤就想起了后世的面包,在宋朝肯定是没有面包这个东西的,但是此时的欧洲是有的,欧洲也就是现在的大食国统治区域,欧洲一直都是以烤作为烹饪食物的主要方式,同样都是小麦面粉,华夏民族喜欢包子馒头,而喜欢烤食物的欧洲则创造了面包,都是需要酵,需要面粉,一个蒸一个烤。
面包柳鹤可是很久没吃到了,现在府中有这么大的地方,做个简易的烤炉出来完全是可行的,于是柳鹤叫老爹带着娘亲和厨娘王婶去附近的河里捡石头,越大越好。
柳鹤则来到了城区的一家打铁铺,打铁铺不仅仅会打农具,刀剑,更会打制铁锅之类的日常居民用具,柳鹤是要做一块铁板,长方形的铁板,打铁师傅看着这个年轻工子的要求很是奇怪,铁板能做什么,而且需要这么多的铁,价格可不便宜,虽然制作并不难,但是毕竟耗时间耗材料。
柳鹤仔细地跟打铁师傅说了一下大概的大小,太小了很浪费,所以要做的宽一点长一点,一定要平,否则烤出来的面包表面就会凹凸不平。
这么一块铁板可不便宜,花了柳鹤五百吊钱,普通家庭很多人铁锅都买不起,只有那些富裕的大家族才舍得去购买铁锅,铁一直在历史长河中都是很贵的,特别是古代,而且炼铁的技术在宋朝已经是全球最顶尖的水平,铁器产品也不能卖给西夏等外部区域,只能在大宋内部交易。
收了钱财,打铁师傅便让柳鹤两天后过来拿,这么大一块铁,很耗时间,需要一点一点的浇灌,还要尽量其中一面是平的,这个难度又加大了一点。
柳鹤回到家里跟父母一起去河里捡石头了,大的石头毕竟少,小的也能凑合着用,柳鹤突然想起来光石头还够还需要找到黏性很高的高黏土来,于是让爹娘继续捡石头,柳鹤则向着家中农田后面的一座小山丘走去,看看有没有适合的高黏土。
在几棵松树底下,柳鹤现了高黏土的身影,真是双喜临门呐,高黏土配上松树叶这在后世制作泥土房屋时都用过。
有了这些材料,打造一个面包窑炉的计划就更加方便的推行了,儿子要在家建造一个窑炉柳本良夫妇还是很支持的,又不用花什么钱,河里的石头大家都可以捡,至于山上的泥土好像就是他们家的。
在靠近厨房旁边的一块空地上,柳鹤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长方形,先要把这个地基给压实了,柳本良拿着一个柳鹤做的大榔锤,用力的在地上锤着,廖氏则在一旁把那些陷进去的底面铺上高岭土,柳本良继续拿着大榔锤把铺在上面的高黏土也给锤平。
地基打扎实了之后,柳鹤跟老爹两人就开始砌墙面,大的石头砌在最下面,石头之间的缝隙直接用高黏土黏在一起,其实跟做一个土灶差不多的原理,砌好到胸口高的时候开始封顶,柳鹤在打铁铺买了几根长长的铁条,把铁条横在墙壁的两端,用一块大幕板固定住底部,柳鹤开始在铁条上铺满高黏土和松树叶拌匀结合的产物。
等了一天高黏土干了,柳鹤在把那块长方形的铁板放了进去,然后跟老爹两个人继续砌墙,经过三天的奋战,看着眼前这个充满了欧洲建筑风格的窑炉柳鹤还是很有成就感。
整个窑炉,远远看去就是一个下面是长方形,顶部是弧形的欧式建筑,下面长方形的是用来烧柴火的,柴火的温度透过泥土传到长方形的铁板上,从而实现烤制功能,弧形的顶部则可以最大程度的保存里面的温度,只留下了正方形的小口,刚好可以看到里面的整个空间。
柳本良廖氏和厨娘王婶看着这个四不像的窑子都很好奇,这个建筑物无比奇怪,做的这么丑,不过看着柳鹤一脸笑嘻嘻的样子,也就不好意思去质疑了。
柳鹤让父亲在窑炉地下开始烧火,柳鹤则拿了一条抹布把长方形铁板上的泥土抹了几遍,直到抹布洗出来的水是清色的时候柳鹤才停止,那块长方形的铁其实就是锅,类似后世烤箱里面的铁板,抹干净之后柳鹤挖了很多固体的猪油放在铁板上,今天是做不了面包,得先把铁板吸入油脂,以后制作面包的时候才能更省事。
寇准家的厨娘王婶已经在柳鹤家里待了快十天了,每天晚上柳鹤都会炒三个不同的菜,一边炒制一边告诉王婶为什么要这么做,第二天中午王婶则按照柳鹤教的做法把晚上的三个菜重新制作一遍,每道菜柳鹤都是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萝卜,柳鹤会告诉王婶,食材是一样的,但是制作方法却是千变万化,可以切片爆炒,也可以切丝炒,还可以切块炖,需要掌握的是每种技法的精髓,而不是单个菜品的做法。
王婶也很聪明,学的也快,虽然现在炒的菜虽然没有柳鹤的好吃,但比以前进步了太多,而且柳鹤一家对她也挺好的,还让她上桌一起吃饭,把她当做自家人,而不是下人,王婶还是很感激的。
面包窑炉烧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柳鹤起来就开始准备制作大宋的第一块面包了。四个人每个人双手捧着一个簸箕,这是柳鹤专门叫竹篾师傅定做的,圆形竹簸箕中间一块细布,细布上面当然放的是面粉,柳鹤是在过滤面粉,做面包是要用高筋面粉,普通的面粉适合做包子,不适合做面包。
这些面粉已经在石磨里过了几遍磨了,但是柳鹤还是不放心,所以用这个簸箕刷子继续刷选一遍,粗面粉可以留着下次做包子用,细面粉则用来做面包。
把细面粉加入清水,加入酵母,少许盐,加入奶酪,葡萄干,加入白糖,和成光滑的面团,其实这步跟做包子是一样的,做到三光,开封府有很多胡人开的商铺,里面也奶酪,制作面包可是少不了黄油的。
揉成面团后酵一个小时,面团变成两倍大之后,继续揉面使其里面的空气排出,用菜刀切成等量的小块状放入小铁托盘里,再把装着面团的托盘放入还有余热的窑炉里继续酵半个小时。
拿出购买的蜂蜜加入一点水拌匀,用毛刷蘸着蜂蜜水把面包团上面刷一下,刷完之后撒上少许去了核切成碎末的红枣干。
看着窑炉里面的面包又变大了一倍,柳鹤赶紧吩咐老爹开始加大火力,柳鹤拿着一块木板把入口处封闭了起来,随着窑炉里温度的增加,面团们开始大力的生长,时间和温度赋予了食物最神奇之处,二十分钟后柳鹤让老爹减少了柴火,降低了窑炉的温度。
又过了五分钟,柳鹤打开了封闭的窑炉门,用夹子和厚衣服做成的手套把里面的托盘拿了出来,看着一个个排列整齐的金黄色面包,被阳光一晒煞是好看,把托盘放着窑炉旁的桌子上,柳鹤用手按了一下烤好的面包,按中的部位立刻凹陷了进去,看来做的很成功。
柳鹤实在忍不住了,拿了一个吃了起来,虽然很烫嘴,但是级美味,后世面包的香味让柳鹤差点激动的掉下了眼泪,太难得了,穿越后物是人非,要不是有这些熟悉的味道陪伴着他,肯定会很孤独。
示意爹娘和王婶不要客气,赶紧尝一下,前前后后做这个窑炉可是光了七八天的时间,三人也很想知道花这么大力气去做的食物究竟有多好吃,吃完第一口三人就惊呆了,要不是亲眼看见三人绝不会相信这么美味又甜又香又软口的食物竟然是面粉做的。
“哇,这么香,这味道宫中御厨也做不出来,云德回去定让父王好好赏你!”一个少年男子的声音传来,柳鹤和爹娘们都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