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叔夜是北宋末屈指可数的文武全才,还是真正经历过战火的实战派!
(原历史上宋江三十六将,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人能敌,最后在海州城下,被张叔夜临时招募的千余乡勇一战而溃,无奈之下才接受招安)
可惜“六贼嚣张”,官家又是个“文化大佬、治国小白”,更信任童贯这个口气比脚气大的阉竖。
所以老张“慧珠蒙尘”毫不稀奇,要是被重用了,才真特么见鬼。
李诚这个“秀才”能把三国写的如此有趣,张知州看的很是过瘾,就安排陪他来海州上任的“三哥儿”(三儿子)打听一下“苍梧先生”的来历。
这一打听不要紧,原来这个“大才子”就是自己辖下的东海县县学生,跟他就隔了一道海峡,相距不过十几里的路程而已。
子曰无巧不成书;
又云近水楼台先得月!
追更这滋味,谁尝谁知道!
“三哥儿,你亲自去跑一趟,请东海县学外舍生李诚来海州一趟,为父有事要找他聊聊,人家是大才子,要客气些”。
“好嘞!爹你放心吧!”
如同后世的榜一大哥,居然现小主播就住隔壁小区一样一样滴!
“麻溜的过来!大哥请你喝茶!”
……
李诚得到知州老爷的召唤,还是三衙内亲自登门相请,毫无穿越者节操,立马屁颠颠的就来了。
开玩笑呢?正准备年后开拓海州市场,这真是刚瞌睡就来了枕头,刚觉得嘴干就有奶喝,呸!是奶茶!
“苍梧先生”进了知州内衙三回,连战场地图都画了好几幅,知州老爷每次都毫不留情面,“恶毒”耻笑他关于战争的描写。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战个锤子哟!你这酸秀才见过虎牢关地形吗?老夫见过!
吕布脑门被马踢了才出去被人揍,要是老夫守关,只要给某几队弩手站在关墙上,什么袁绍、曹操、刘备、孙权、直娘贼的来多少死多少……”
“对对对对!太守(知州的尊称)英明!小子惭愧至极!”
……
作为曾经番茄的扑街写手,李诚会在意书友差评?早就习惯了好啵!
你是爷!你清高!你牛比!你对!你全对!
这谦卑的低姿态,更是让张叔夜“武将”之魂,得到巨大的满足。
一开始老张还有些担心,号“苍梧”的“李自成”是个“清高自傲”的文人,不一定能接受他人对其作品的一切“指点”。
(李笔给你,你来写?张我特么一个“老饕”,知道菜好不好吃就行,你让我颠勺?)
谁知道这居然是个“妙人”,无论谈吐还是“内涵”,都十分的“优秀”,探讨起兵事来,虽然夸夸其谈为多,但也颇有几分见识。
譬如李诚对西夏、辽国、金国的敌视,对这些蛮夷必然灭亡的强烈信心,都跟主流读书人“以和为贵”的共识,格格不入。
张叔夜和西夏铁鹞子硬碰硬干过仗,又出使过辽国,打心底就是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皇汉分子”。
三观同的人,在一起,哪怕是扯淡都很愉快。
一来二去的,一方放下重臣的架子,视对方为“可塑之才”,一方心态渐稳,把对方当成个虽然挑剔、但言之有物的书友。
自然彼此融洽,交流的爽快,张太守谈性一上来,也会讲些西北边陲的金戈铁马,边寨黄沙……
“只恨在下晚生二十载,未能亲眼目睹,太守驰骋边关的风采,在下心血来潮,破阵子一词敬上!”
“哦?自成又有新词?三哥儿笔墨伺候!”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