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穿明小说的专业户李诚,为了自己的书中科技线不崩,特意研究过轴承展的历史。
在全手工制造的前提下,需要绝对精确加工的滚珠轴承,彻底没戏,那个只有工业化生产才行。
而能实用化的金属轴承,唯有滚柱式,这个可不是想当然的。
另一个时空至元十三年(1276年),郭守敬改进了浑天仪,在两环之间安装了四个小圆柱体,构成滚子支撑,让浑天仪更简单,所以叫做简仪。
这是全世界唯一有实物为证的“滚柱轴承”,也是纯手工打造。
(现陈列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简仪,系明正统年间按元代原仪仿制)
中国历史上第一款“圆柱滚子轴承”实物,也是清代手工作坊制造。
(现存瑞典skF轴承展览馆)
李诚手里的这个仿制的实物,就在驾驶位小储物箱里,当时花了五十块钱买的。
这次能找回来,他真的如获至宝,只要放大复制成型,其威力不下于搞出火绳枪来。
古代人可能对这个无感,大车硬轴加轴瓦都用了千年,已经成熟到习以为常。
只有穿越者才知道,实用化的轴承代表着什么意义。
不谈水力机械用上轴承后的功率和效率,令人咂舌的夸张提升,就说这车辆,用上滚柱轴承和原本的轴瓦硬摩擦相比,就是一天一地。
穿越二人组研究过未来的战法,别说骑兵化了,实现骡马化都是个奢望。
大唐不缺马的情况下,一个骑兵也要顶上十名步卒。
这就注定“大明”骑兵是大后期才能成规模装备,前期包括中期,都只是作为将官骑乘、战场通信,精锐“夜不收”使用。
而提到他们作为假想敌的“大金”,什么铁浮屠、拐子马,随口就来。
这个时代,如果没有岳武穆那种以骑克骑的精锐“背嵬军”,那就只能拼上英勇士兵的性命,用麻扎刀斩马腿。
穿越二人组定下的策略很简单,用车阵啊!
戚家军车阵在蓟镇打的草原骑兵望风而逃,如今有了比打“二钱铅弹”鸟铳,威力更大的“四钱铅弹”火绳枪;
有了戚家军车阵的核心“子母炮”(佛郎机炮),鸳鸯队汪朋也在拼命的训练,还缺啥?
“偏厢车!”了解一下!
(你瞅啥?)
顾名思义,所谓偏厢车就是大车一侧有木墙,方便士兵站在车体上,倚“墙”作战。
实话实说,戚家军的偏厢车虽然结实,在草原上列阵时,仿佛平地建城,但就是过于沉重,光车体就有六百多斤,全军出动需要骡马甚多。
后来被孙承宗改成轻车,才把重量大幅降低,不然真玩不起,全靠人推着行军能把人累死。
李诚和汪朋确定了最终战术后,就合力往这边展,而造偏厢车自然是小舅的任务。
去年八月份他就在东海县盘下一家车行,专门生产木轮大车。
汪朋幸运的寻回“神车”,李诚找到了“滚柱轴承”样品,一番艰苦的试制后,终于有了成品。
这次给“顺风镖局”配的新车,就是“魔改版”的偏厢车,也是未来“大明6军”横扫一切不服的利器。
当然,这车并不稀奇的外形,对这个时代土着有着极大的欺骗性。
不过就是一侧多了一扇可活动的护板呗?顶多有些眼尖的人,会注意这木车轮居然用的是铁轴。
然而在平平无奇的轴瓦里面,装着的却是要等七八百年后,才会出现的金属“滚柱轴承”。
使用同样大小的车体,套上两头驴子或一头健骡,哎嗨!如果同样载货量,“顺风镖局”度更快。
如果只需要相同的度,那么车上可多装一倍的货物。
这是什么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