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计家的屋里很是热闹,还有人在排队写对子,等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轮到杨墨。
杨墨把松籽放到一边的箱子上,然后上前帮着撑住红纸,用细线裁成合适的大小,张会计拿笔蘸墨,一气呵成。
“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
接着又写了三幅,杨墨感谢着拿了对子出去。
第二天,正是大年。
杨墨起来吃过早饭,先用粗面熬糨子,熬好后就开始贴对子,糊窗户。
忙活了小半天,都贴好了,才转身去折腾吃的。
她用野猪肉做了一大盆酱肉,本来想做红烧肉来,不过糖不够,就做成酱肉了,她已经决定了,年后必须去县里,买些必需品。
这酱肉她也是做的地道,先把野猪肉里本就不肥的油给靠出去,再加入调好的料汁焖煮,最后还要晾凉了再涂抹肉汁,工序很是繁琐。
做好后杨墨先尝了一口,嗯,地道。她眯着双眼慢慢咀嚼,这味道绝了。
先拿一块包上油纸去了前院,正好冬梅在院子里贴对子,她家有鸡舍、有仓房的,对子比较多。
看到杨墨,冬梅笑嘻嘻的说“你咋来了,都收拾完了?”
“嗯,我那简单,好弄。”
杨墨说着把酱肉递过去。“我做的,过年添个菜。”
冬梅疑惑“什么啊?”
“酱肉,我的秘制做法,你尝尝。”
冬梅哪好意思要,连忙摆手“那不行,快拿回去自己吃吧。”
“哎呀,我做了好多,这是特地给你的。”说着放到一边的大缸盖子上。
这时候李婶子也出来了,冬梅说杨墨是来给送菜的,便看着杨墨说“小墨,来家里过年吧,你一个人也闷,咱们一起热闹热闹。”
“不了,我去老冯叔那,冯婶子叫过我了。”杨墨笑着回道。
“去那俩老家伙那儿,那行,他家好东西多,小墨你得多吃点,你等等,我给你带点稀罕货。”说着转头就进屋了。
杨墨想拦都没机会。
李婶子出来,手上居然端了一块豆腐,不大,炒一盘都不够,但是这年代吃豆腐还是很不容易的。
现在人口多,连油都供应不上,哪个生产队舍得做豆腐,这肯定是大队长在哪弄到送过来的。
杨墨不想收,李婶子家也不会多,可是李婶子那话说的你不收都不行。
“嫌弃婶子给的少?放心,我肯定给家里留一份了,这个拿过去,跟那俩老家伙说,是我给的。”
杨墨没办法,只好拿着回去了。
到家里,先把豆腐折到自己盘子里,把盘子给送回去。
然后她拿过背筐,把砂锅放到背筐里,然后是酱肉、猪头肉也切了一半,然后又塞了五斤的面粉。
这才背着背筐,端着豆腐去了冯家。
老冯叔已经能下地干点活了,不过冯婶子怕他抻到伤口,都不让他参与。
杨墨进院子的时候,冯婶子正拿着对子对着老冯叔说教呢。
“你快去边上呆着去,我这不用你搭手,你伤好了再干,碰了伤口别想我伺候你。”
老冯叔也不应声,一手把着梯子,一手正拿个炊帚头,正要往上爬呢。看样子是想给对子的横批抹糨子。
杨墨赶紧快走几步,放下背筐,很大声的说道“叔,我来。”
把豆腐放在背筐盖子上,就跑过去了。
现在老冯叔的腿可不能大幅度的动,不然结痂都可能掉了,感染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