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己知道的历史来看,只怕赵德昭这个儿子在赵大心里确实不怎么样,要知道自己现在就十四岁(虚岁)了,赵大现在连四十岁都不到。
烛影斧声的时候,赵大已经五十岁了,换而言之赵德昭在那个时候也有二十五六岁了,但是在整个权力交接的过程中连一丝浪花都没翻起来。
要知道那时候不过十几岁的赵德芳都曾经留下过些许记载。
由此可见赵德昭真的是不受赵大的待见。
而且说实话,站在赵德昭的角度,赵大这事情做的确实不怎么地道,也难怪原身的怨气会这么大。
将抱大腿列为备选项之后,赵德昭便决定走点其他的路子看看。
先要做的,就是理清楚自己手头上的资源。
赵德昭让吃完饭的翠儿去把王顺喊来,准备问问他自己现在都有些个什么东西。
府上的钱粮、人员什么的都是王顺在打理,原身几乎从来都不过问,赵德昭穿越过来了自然也是两眼一抹黑。
王顺很快就过来了,对着赵德昭就要跪下,赵德昭伸手拦住了他。
“王管家,你就不用行这么大礼了,我扶你起来也累。”
王顺吓得跪了下去。
“二哥儿,你可折煞老奴了,老奴可不敢啊!”
看着快要哭出来的王顺,赵德昭不得不摆了摆手道
“算了,就这么着吧。”
“哎,谢二哥儿。”
说着王顺便站了起来,在赵德昭身旁弯着腰等待着赵德昭的吩咐。
“王管家,府上还有多少钱粮?”
“回殿下,府库里现在还有纹银五十二两,铜钱七十三贯又五百三十一文。粮食的话还有粗粮十石,精粮一石五斗,梗米杂粮两石。粗布十二匹,绸布三匹,锦帛一丈三尺。”
“呃。。。”
赵德昭再次懵了,关于古代的计量单位还有名词他是真的不懂,在查看了一下原身的记忆之后,他才对这些东西有了个大致的概念。
赵匡胤起家之前家中也是能说是小康之家,少年早熟的赵德昭对于市面上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银钱就不说了,所谓得粗粮多是大麦、小米、黄米之类的,精粮便是脱壳之后的大米、面粉,杂粮则是大豆、绿豆之类的豆类以及一些梗米(灌浆不足的次等米)。
普通人家多吃粗粮,偶尔***粮,像是赵德昭这样的贵族身份自然是**粮的,杂粮梗米则是穷苦人家的主食,也有的被用来喂养牲畜。
同理粗布、绸布、锦帛也是类似的道理,只不过布匹除了做衣服以外也可以充当货币使用。
大概将单位换算了一下之后,赵德昭现自己虽然不能说穷吧,但绝对算不上富裕,只能说是吃穿不愁的水平。
就皇子这个身份而言,这个全部家当都没二百两银子的赵德昭真的是太跌份了。
见半天赵德昭都没说话,王顺开口道
“二哥儿,府中的钱财举办一场法事还是可以的,要不老奴这就去相国寺和主持商议一下?”
“法事?”
赵德昭愣了愣神,很快就明白了王顺的意思。
贺皇后前几天起灵,准备迁往皇陵安葬,目前还在和王皇后一样处在停灵的阶段,赵大安排了水6道场为两位皇后往生祈福。
现在自己问及府中的钱粮,王顺估计是认为自己想单独给母亲贺皇后举办法事了。
无怪乎王顺会这么想,当初贺皇后被安葬在了开封城郊外,每年祭祀只有赵德昭和两个妹妹以及贺皇后的娘家人。
等到赵德昭的外公去世,就只剩下了一个舅舅还会偶尔来祭祀一番,更多的时候都是赵德昭自己前去祭祀。
前两年的时候,王顺就在赵德昭的指示下为母亲贺皇后操持过几次法事,本以为这次皇帝亲自操办了迁灵事务,皇子殿下会放手,现在只怕。。。
赵德昭摇了摇头道
“法事就算了,父皇既然已经开了水6道场,我这边又何必再开一个,到时候还劳累母亲大人她跑来跑去的。”
闻言王顺便低下了头。
天家事务,他可不敢多说什么。
王顺的话让赵德昭想起了记忆中那个温婉的妇人,前世的自己作为起点孤儿院标准配置出身,从来都不曾享受到家庭的温暖。
哪怕只是原身记忆之中的画面,赵德昭依旧能感受到来自于她的温暖关怀。
是母亲啊!
喜欢德昭大宋请大家收藏德昭大宋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