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璐想了一会儿,觉得毫无头绪,这里确实算得上一个密室,对如何进来的问题也不再去探究,既然如意金童已经承诺,只要自己把那本书学完,他就会放自己出去。那么先看看这本书再说。夏璐打开木盒,取出那本书,见书的纸张陈旧,封面有几个小篆体的大字,仔细一看是“子羽札记”四字。
“子羽?子羽是谁?”夏璐没有细想,翻开第一页,是一首绝句,用行草书写,笔力遒劲,风骨峭拔,墨迹如江河奔流,一气呵成。虽是行草,勾画中却充盈着一股正气,宛如山岳屹立,岿然不可动摇!夏璐一口气读下去:“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落款:于谦。后面没有写时间。纸张特别,跟其他的纸张不同,一看就知是插入进去的。
这首《石灰吟》,夏璐在六岁时就能背诵,他清楚的记得当时父亲给他范读时,泪流满面,并叹息道:“皇上昏庸,奸臣当道,忠臣含冤,平民遭难。”他还记得父亲每次赶考回来,都要大病一场,说什么“科举不兴,焚书坑儒,读书人已到穷途末路了……”当时自己根本无法理解,自己家只是一个没落的书香门第,父亲一介小民,何必要关心国家大事,把有用之身毁在黑暗的科举之中,以至生活窘迫,家破人亡,现在想想,舅父骂他是败家子也
不为过。孟夫子就看得开,学学五柳先生“采菊东篱下,以酒煮ju花”的闲情逸致未尝不可。
夏璐回过神,一阵推算,于谦被害,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再看下一页,是一段蝇头小楷文字。夏璐看后,才知是此书作者的自我介绍,那个“子羽”姓陈,叫陈子羽,年轻时是民族英雄于谦的部下,前面那首诗就是于谦的亲笔。于谦因“土木之变”立明景帝之故,后被明英宗所杀,陈子羽见忠臣遇难,报国无门,只好流落江湖,与各大门派交往,结交天下豪杰名士,煮酒论剑,傲笑山林。晚年隐居终南山,钻研佛道之理,潜心武学,自号“终南遗老”,身边收有二童子,一名“吉祥”,一名“如意”。
夏璐终于明白,如意金童所说的师傅就是“终南遗老”,“吉祥童子”可能是他的师兄,因“吉祥如意”,“吉祥”在前,“如意”在后。
夏璐继续看了下去,不多久就了解了一个大概,里面是一套内功心法“吉祥如意经”,这可能与他的两个童子有关,或许,两个童子的名字“吉祥”“如意”就是这么来的。一套轻功“缥缈乾坤步”,一套指法“袖里乾坤指”,一套掌法“九转乾坤掌”和一套剑法“无我乾坤剑”。里面配有图形,文字精练简洁,注释明了,包括点穴解穴,攻击与救护等,都有明确说明。后面还有附录,那是
对各门各派武功的评价,指出其优点与不足。夏璐看完后,也明白了如意金童为什么每次说话都像在耳边说话一样的道理,那是因“传音入密”及“千里传音”。
夏璐本无意于学武功,但一方面因如意金童的危言耸听,另一方面也被书的博大精深的内容所吸引,也就不由自主的照着学起来。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知过了多久,夏璐把书中的东西都学完了,才想起了那个如意金童,一直没有他的消息,难道三个月还没有到吗?夏璐又要重新考虑了,万一如意金童不来,那自己不是要被困死在这里?
夏璐把书再通读了一遍,看看有没有遗漏,除了有两三个地方不甚明白外,其余都基本掌握,只差的是火候罢了,于是收好书,走出练功室。把书放进木盒中,正要去拿红葫芦,只见一张纸条压在葫芦的下面,夏璐取出纸条,见上面写道:“出去后,忘掉这里的一切。切不可说出这里的事!如意剑和葫芦都带走,木盒就留在原处。多尽善事,好自为之,出口在石床下面!”
夏璐知道是如意金童所留。但真正要离开这里,却有些舍不得,如意金童与自己只有一面之缘,却如此关心自己,夏璐感动得热泪盈眶。于是大声喊道:“前辈,前辈!”他怕喊“老人家”如意金童不喜欢听,就改为“前辈”的称呼,喊了几声,没有回应。心
道:“可能如意金童已经走了,要不他怎么会留下纸条呢?”
夏璐向朱漆木盒,鞠了三个躬,算是给师傅行礼,他没有拜师,但觉得学了人家的东西,自己就是弟子身份,取过葫芦,挂在腰间,收好南宫婉儿的剑,把如意剑和纸条恭恭敬敬地放在石桌上,说道:“前辈,我实在不能再接受你的剑了,请谅解!”剑,凶器也,他认为带在身上不适合,所以不愿意接受,南宫婉儿的剑就已经成了他的负担,但也不能把它扔掉,只等出去后还给她。石室里隐隐传来一声叹息,夏璐没有觉察到。
夏璐再看了看这几间石室,走到石床边,床面是一块玉石,夏璐伸出右掌放在上面,略一运气,玉石被一股吸力吸住,提了起来,里面露出一个通道。夏璐走下通道,只见有很多步石梯向下,然后把玉石复原。走不多远,地势渐平,不久就进入了一个天然的溶洞,里面空阔,只见石质色彩斑斓,钟乳倒悬,流水潺潺,还有几尾不知名的小鱼,在潭水里游来游去,如此看来,自己所居的石室是人工开凿的,这个溶洞应该与外面相通。夏璐沿着洞中隧道,一直向上走去,中途虽有很多岔道,但他走的却是最宽大的一条,不多久就到了洞口,洞口像一道门户,只能够一人通过,夏璐走到洞口一看,太阳当空,正好是午时,下面白云缭绕,原来这
个洞口在悬崖上。夏璐吸一口长气,身子一动,向悬崖飘去,就像一片落叶。
夏璐走后不久,在洞口出现一个白发白眉白须面如童子的老人,老人自语道:“总算完成了师傅的遗愿,我死也瞑目了。师傅,你说说,我如今是不是懂事了啊!”但闻“砰”的一声,一块大石堵住了洞口,洞口被塞得天衣无缝。
那个出现在洞口的白发白眉白须面如童子的老人无疑就是如意金童了。何以如意金童会在此地出现呢?这话还得从头说起。“终南遗老”陈子羽晚年隐居终南山,钻研佛道,潜心武学,终于创造出了一套精深武功,都写入《子羽札记》里,还没有找到正规传人,就溘然长逝。在弥留之际,“终南遗老”才把身边的两个童子收归门下,他却对两个童子放心不下,因“吉祥如意”二童子天性幼稚淳厚,胸无成俯,毫无阅历,他担心二童子不会识人,使自己的武学落入匪人之手,遗祸江湖,所以不谈收徒之事,而“吉祥如意”二童子,却是毫无主张之人,又怕师傅的武学绝于自己之手,于是苦苦哀求,让师傅另找人选来继承衣钵。“终南遗老”的想法是宁缺毋滥,这样虽有遗憾,但也比自己武功流传至江湖中害人的好!此时却又怕伤两个童子之心,于是编造了一个安慰二童子的谎话,“老夫新创武功,与你们所学有很大出入
,很多地方是经脉逆行,违反常规,所传之人极是难寻,必须要此人经脉能够逆行。”“吉祥如意”二童听后才算安心。世上哪有经脉逆转的人,就算心脏在右胸的也万难找一,他的目的是要二童死心。安葬了师傅后,“吉祥如意”二童果然出去寻找,几十年后却一无所获。吉祥金童较文静执著,至死也没有找到,临终就把大事交与如意金童。如意金童却生性好玩,虽也出去寻找,多数时间都是游山玩水,收集灵芝仙草大练仙丹。六十年前,在峨眉山遇到“百果禅师”,“百果禅师”当时还是十几岁的小和尚,两人玩得很投缘,当时如意金童已经是四十来岁的人了,却仍然是小孩心性,要传授武功给“百果禅师”,“百果禅师”因是峨眉派之徒,拘于门规,死活不肯接受,如意金童也就作罢。后来,如意金童远赴东海南海一带,仍然没有寻到师傅要找的人,其实他多数时间都是在玩耍,找人也是顺便而已,他哪有“吉祥金童”那么认真。三十年前又来到峨眉山,找到“百果禅师”,“百果禅师”此时已是峨眉派的掌门人了,恰巧遇到“离火真君”在找八大门派的人比武,“百果禅师”正在为此事忧心忡忡。如意金童仍然使小孩性子,硬要教“百果禅师”武功,“百果禅师”因是掌门,就无所谓触犯门规,于是为了不让
如意金童失望,就勉强学了一招半式,这也是前面如意金童对夏璐说的“百果禅师”迂腐且笨蛋的原因。然而,“百果禅师”却因如意金童的武功打败了“离火真君”,保全了蛾眉派的声誉,“离火真君”不知内情,当然以为是败在峨眉派的剑下。“百果禅师”暗自惭愧,后来他把如意金童的剑招溶入到峨眉派的“月影剑法”中,这样不但使峨眉派的“月影剑法”更加精进,同时,也不怕别人说闲话,似乎峨眉派的“月影剑法”本来就有这种招式。这也成了“百果禅师”个人的秘密。如意金童临别时,委托“百果禅师”帮他寻徒,“百果禅师”虽明知难寻,但也勉力答应,并约定三十年后在峨眉山相见。如意金童却远赴西域。三十年晃眼过去,如意金童回来后,久等“百果禅师”不着,故意上吊,却遇到了夏璐。因夏璐为了练习“壁虎功”曾练习过逆经转脉之法,又当时受了内伤,经脉正在逆转,正好被如意金童发现,点了夏璐穴道,马不停蹄地把他带回终南山的洞中,传授师傅的武功。这如意金童一旦有了责任心之后,顿时成熟起来,才觉得自己老了,掐指一算,今年已经有一百零二岁,知道大去之期不远。他从来没有教徒弟的经验,也就想出一个强行的办法,把夏璐关在石室中,先危言耸听,再激将一番。然后故
意说要离开,心想,你一个人孤孤单单在里面,你不练功你干什么?这一招还真管用,夏璐居然也练了起来,如意金童这回却沉得住气,在暗中观察,决不打扰,一直到夏璐功成离开,他怕徒增伤感,也就不打招呼,暗中送夏璐出洞,以至到夏璐落下悬崖,才封住洞口。
却说夏璐落下悬崖后,进入了一道峡谷中,抬头一看,那个洞口早就隐藏到了云雾中,心道:“真是个隐秘的地方!”夏璐虽然重见天日,心里却并不乐观,一路上心事重重,他真后悔自己没有跟如意金童告别,甚至连一个字、一句话也没有留下,他忘了自己可以在石壁上留字的,于是骂道:“笨蛋!真是个笨蛋,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大的笨蛋!”
“阿弥陀佛!小施主在骂谁呀?”一个洪亮的声音在夏璐身边响起,夏璐吓了一跳:怎么人家到了自己的身边,自己也没有觉察,于是又骂道:“笨蛋,一个大笨蛋,大傻瓜!”明明是自己走到别人身边,他反倒以为是别人走到他的身边,真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