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的鲜卑力量大致分为两股来源,其一是随贺拔岳入关的北镇鲜卑,如宇文氏、侯莫陈氏、尉迟氏等等,另一股是北魏孝武帝被高欢逼迫,随他逃亡关中的洛阳鲜卑。
洛阳鲜卑属于高度汉化的群体,让他们改回被北魏孝文帝赐予的汉姓,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杨坚所关注的是北镇鲜卑后裔的态度,只是他显然多虑了。
诚然,宇文泰时期的北镇鲜卑因孝文帝汉化政策,使得利益受到侵害,对汉化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否则宇文泰也不会多此一举,给汉人改姓。
但这么多年下来,跟随贺拔岳在关中创业的那一批北镇鲜卑也几乎老死,死绝了,毕竟就连宇文泰在那批人中,也只是年轻后辈。
这些人的子孙没有经历过在北镇的凄惨生活,对于汉化也没有父祖们视如洪水猛兽的态度。
反而在物质生活无忧的情况下,也多少有点精神文明的需求,而汉文化相对于鲜卑文化的先进性也无需赘述。
因而杨坚放出了恢复旧姓的风,却并未引起太大的反对声,反而许多汉族大臣甚至鲜卑大臣积极拥护。
崔弘度、崔宣猷等被赐予宇文氏的汉人,恨不得立即摘了这顶帽子。
十二月十一日,在确信不会引严重后果后,杨坚命崔澈起草,正式上奏,请求将西魏时改姓鲜卑姓氏之人,无论官民,一律恢复旧姓。
十二月十二日,在经过象征性的朝议后,小皇帝即应允下诏。
普六茹坚自此改为杨坚,大野渊也可以自称是李渊了,窦家女便成了李夫人。。。
以杨丽华的政治嗅觉,当然不清楚其父奏请改姓的真实意图,但第二日生的事,即使是她,也察觉到了不对。
“为相国!总百揆!进爵为王!赞拜不名!备九锡之礼!父亲究竟意欲何为!”
丞相府正厅,杨丽华将一封封奏疏扔在地上,恨声咬牙道。
这一套标准的权臣篡国流程,哪怕是杨丽华都看清了父亲的野心,除非杨坚授意,否则哪会有这么多奏疏一齐为他请封。
正厅里的书吏在她怒气冲冲闯来时,便很有眼色地尽数离开了,当时崔澈正在自己厢房翻阅过往奏疏,听得书吏们议论,也抱定主意不出屋子一步,离得远远的。
杨坚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严厉训斥道:
“这就是你与为父说话的语气!即使贵为太后,我也是你的父亲!朝中大事,不是你一个妇人能够置喙的!”
声色俱厉下,却透露着一股心虚。
杨丽华的嘴唇微微颤动,她终于醒悟,哽咽道:
“父亲还记得女儿未嫁时,是如何教导的我?”
说罢,不等杨坚回答,便眼噙泪水,伤心而去。
杨坚大感头痛,后悔自己把女儿教养得太过贤德,居然因嫡母的身份,真把小皇帝宇文阐当亲儿子了。
当日,小皇帝即下诏,为杨坚进相国、总百揆、封王爵,以安6等二十郡为随国,赐殊礼。
杨坚上表固辞,一番推让后,最终也只接受了王爵与十郡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