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榔理解他们的担忧,特别准备了十张由永昌知府亲自盖印画押的文书,第一行写着几个大字“宁台厂采矿分包合同”。
矿头们经过各种途径,证实了文书内容和朱由榔说的一样,这才安下心来。
朱由榔暗示他们,这些满清俘虏以后都是要走的,人手不足的话,矿头要自己去拉人入伙。只要不过一百人,定额都不会改变。
失去那些免费劳动力固然很可惜,但只要有钱分,矿头们认为找到更多的人来入伙问题不大。
“陛下,柴火和木炭明明可以自己砍,自己烧,为什么一定要花钱去买呢?”赵小乙私下提出疑问。
“有经验的矿工都是专业人才,花费精力上山砍柴烧炭,你不觉得太浪费了吗?”朱由榔反问道。
“可是买这些东西需要花钱……”
朱由榔觉得这个时代的人,真的不懂得算账。
周围土司手上的人口成千上万,无论是半大小伙,还是六十老妪,只要是个人都能砍柴,售价绝不会太贵。
有便宜的柴火不买,为什么要自己去砍呢?
他还打算在宁台厂附近建一个铸币厂,从龙陵那边运来铅、锌,铸造铜钱。
仅按每月生产1o万斤铜计算,可以铸造三万多贯铜钱,除了支付伙食、柴炭、灯油、盐等生产开销,剩下的钱足以支付上万明军的军饷。
铜钱是小额货币,不容易携带,士兵和土司们会趋向于把钱再花出去。这样永昌及周边地区的商业就能迅繁荣起来。
“私铸铜钱……”赵小乙喃喃道。
朱由榔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对方,他难道不知道面前的是大明皇帝吗?开办铸币厂的圣旨,他一天就能写几百张。
剩下的时间里,朱由榔每天就用卖猪崽赚到的钱,购买木柴炭火,修复之前被清军捣毁的矿洞、冶炼炉等其他生产设备。
换俘的度越来越快,不到一个月八旗俘虏就基本被换完了。
在朱由榔的斡旋和高额提成吸引下,附近很多山民都加入到矿工这个很有钱途的职业中来,基本填补了空缺,甚至有员的趋势。
朱由榔在宁台厂留了一队亲信,叮嘱他们看紧那些胥吏,不要让这些人把这个制度给毁了。
只要没有他们从中作梗,宁台厂的生产规模会在利益驱使下迅扩大,十个矿组会演变成二十组,三十组。
宁台厂附近还有芦塘、小泄几个疑似有铜矿的山头,潜力非常大。到时他还有更大的计划要实施。
现在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没有时间一直耗在这个山沟沟里。
……
家人回到永昌后,闲暇的贺九仪怀着感恩之心,好好享受了一段天伦之乐。
不久,朱由榔和李定国找到他,商量景东、元江、临安三府指挥权交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