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佃农发家日常哪里能看 > 买田(第2页)

买田(第2页)

余满山端着碗吃饭,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家里的确有买一亩田的钱了,现在家里也没有其他大的开销,钱的确可以用来买田了,日子过得紧巴些不要紧,还是田重要。

再说还有万家脚店每隔几日一百多文的收入,第二茬平菇收获也没多少天了,就算遇到那合适卖上等田的,也能买上一亩了

第二日,余满山就留心了起来,若是认识的知道有人卖田的,也嘱托他们有消息了来告诉他。

好说不说的,不知道是不是运气好,还真有一户人家要卖田

那家人倒也不是家业破败了要卖田,而是嫌这田远,又不大,单独一块在这地方,想卖了去买块近点的田。

余满山激动地回来说“小四还真是我们家的小福星也幸亏她前日问了这么一下娘,那田就在我们前面竹林下,不到一亩,中等田,虽然不是上等田,好歹近啊”

中等田的粮食产量不如上等田,余满山继续说“我是这样想的,这田近,明年冬天就拿来阳畦种菜,近一点,也不怕别人偷,也方便去摘菜”

魏老太和阿李听完,也觉得很不错,赶忙出了屋门,下了院坝,院坝坡下是一片不大的竹林,二十来步路穿过竹林,就看到了余满山说的那田。

余桑和余三郎也跟着他们下来看了,余满山也在前头指路。

田不到一亩,但也不算小,长方形的,两端短,中间长,此时田里打理得很好,一垄一垄的,种了小麦,是梯田,田坎上还种了好几棵桑树,不过大冬天,桑树光秃秃的,也被剪了枝丫。

余家的钱完全足够买这田了

此时,余家几口人看这田,完全是当看自家田的那种亲妈眼神爱惜满满地打量。

这将是余家即将拥有的第一块田呐

魏老太看着这田里种好了的小麦还有田坎上的桑树,问“这田什么时候能卖啊这麦子怕不是要明年才能收,桑树也得另算钱吧”

余满山说“我问了,那家说是可以商量,要现买也行,这田里用掉的麦子种子并田坎上的桑树,都折算成钱就行,好像他们是刚好也寻到了想买的田,把这边卖了去买那边。”

魏老太有些激动地道“那就好”

她从竹林的野草地头往田坎那边走去,边走边打量这田的好坏,余桑几个也跟在后面,魏老太连连点头“不错,不错,等明年这些桑树芽长叶了,我们养蚕摘桑叶也近”

现在是冬天,田里是干的,没蓄水,魏老太又下去田里看,土质虽不如那上等田肥沃,但这即将成为自家的田,魏老太越看越觉得比那上等田也不遑多让了。

一家人回家去,魏老太当即催促余满山再去跟那卖田的人家早点把这事谈妥。

就这田的位置,太好了她生怕被别人抢先了

尤其是方地主也住在这里,方家肯定有闲钱的,要是方家也想买田,那还真不好争。

隔壁杨家也同样如此,这田既在她家门前,也算是在杨家门前了,只要有那闲钱,说不定就会动心呢。

魏老太放低声音叮嘱“要是那卖田的人家答应,价钱稍微宽泛些你也答应,别宣扬出去,让隔壁的杨家和方家知道了,这田位置这么好,保管不了他们也想买的,你跟那家人谈妥了,就找中人把草契写了,先成交了,到时候再一起去县里办红契。”

余满山答应完,就赶忙出去办这事,他娘说得有道理,这事得隐秘些,别让方家和杨家知道了。

当天傍晚,余满山就精神奕奕地回来了,这事算是谈成了大半。

第二天,余满山又去大通镇买了三斤肉,提着肉,又拿了一些钱,去找中间人来做保。

过了几天,这田算是买下来了,就差去县里办红契了。

门前那块田,算是余家的了

一气儿的,余满山干脆又找时间跑了趟县城,把红契也办妥了

这天晚上,一向节约的余满山也顺带从县城里买了些酒回来,魏老太、余大郎也能喝点,也整了些好菜,这天真是太高兴了,余家终于有田了请牢记收藏,&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