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两位殿下前往长朝殿,两班文武都还没有散朝,只等着宫内的消息。武成王黄飞虎听到一阵仓惶的脚步声,向着孔雀屏里一看,看见两位殿下慌慌张张,战战兢兢,黄飞虎急忙迎上前去问:“两位殿下为什么这样心急慌张?”
殷郊看见武成王黄飞虎,高声喊道:“请黄将军救我和兄弟的性命!”说完大哭起来,拉住黄飞虎的朝服,说道:“父王听信妲己的话,不分青红皂白,将我母亲挖去一只眼睛,用铜斗烧红烙去双手,死于西宫。黄贵妃审问,我母亲并没有做过收买刺客这种事情。我看见生身母亲受到这样的惨酷刑罚,看到那姜环跪在前面对词,那时我怒火攻心,心情暴躁,没有多加考虑,将姜环杀了;我又持剑想去斩杀妲己,没有料到晁田向父王奏报,父王赐我兄弟两个死罪。希望各位皇伯怜悯我的母亲受屈身亡,救我殷郊,以免失掉成汤这一脉!”话音刚落,两位殿下放声痛哭。两班文武都含泪上前说:“国母受到了诬陷,我们怎么能坐视不理呢。可鸣钟击鼓,请天子上殿,说明白这件事情,以后查到了罪人,洗雪皇后受到的冤屈。”
话音未落,只听得西边传来一声喊叫,像是天空中响起了霹雳,大声喊道:“天子失去了仁政道德,杀子诛妻,建造炮烙酷刑,阻塞忠臣良言谏议,肆意妄为,大丈夫既然不能为皇后洗漱冤屈,不能帮太子复仇,含泪悲伤痛哭,效仿儿女之态!古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现在天子失德,三纲已失,大义不得伸张,恐怕不能再做天下之主,我们也为做他的臣子而感到耻辱。我们不如反出朝歌,另外选择新的圣明君主,废除了这个没有道德的君主,保全社稷!”
众人一看,说这些话的人是镇殿大将军方弼、方相兄弟两个人。黄飞虎听到方弼说的话,大声说道:“你是多大的官职,也敢在这里胡言乱语!满朝有多少大臣,还轮不到你来讲!本来应当抓了你这样的乱臣贼子,还不退到一边去!”方弼兄弟两人听了黄飞虎的话,低下头不再说话。
黄飞虎见到国家政治颠倒,屡屡出现不祥的征兆,心中也感觉到沉郁不乐。
微子、比干、箕子这些尊贵的殿下,以及满朝的文武大臣,人人切齿痛心,个个长吁短叹。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刻,每个人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助,正在他们无计可施的时候。这时,一个身披大红袍,腰悬宝带的官员走上前来,对众位殿下说:“今天的变故,完全符合终南山云中子说过的话。他说过:‘君不正,则臣生奸佞’。看看现在的皇上,委屈斩杀了太师杜元铣,制造炮烙之刑冤杀了谏议大臣梅伯,今天又生了这样的事情,青白不分,杀子诛妻。那些定计陷害忠良的奸臣,进行贼子行为的人,却反而在旁边暗笑。真可怜,成汤的社稷一旦化为丘墟,我们这些人迟早也会被他人所掳去。”说话的人正是上大夫杨任。
黄飞虎听后长叹几声:“大夫的话是正确的!”百官默默无言。两位殿下更是悲痛欲绝,痛哭不已。
这时,方弼和方相分开众人,方弼夹住殷郊,方相夹住殷洪。他们厉声高喊:“纣王失道失德,杀子而绝祖宗的传承,诛妻有失纲常。今天我们兄弟保两位殿下往东鲁借兵,除去这个昏君,重新确立成汤之嗣。我们反了!”
两人背着两位殿下,径直出了朝歌南门。他们的力量实在太大,以至于许多官员都跌倒在他们脚下,无法阻挡他们离去。
众多文武见反了方弼和方相,大惊失色。只有黄飞虎当作没有看到这个事情。亚相比干走上前去问:“黄大人,方弼反了,你为什么没有表任何意见?”黄飞虎回答:“可惜满朝文武之中,没有像方弼兄弟两人这样的人。方弼虽然是一个笨汉,但是还知道不能忍受国母蒙受冤屈,太子枉遭杀害。他自知官职卑微渺小,不敢直言进谏,因此背负二位殿下去了。如果圣旨追赶回来,殿下必死无疑,忠良也必定遭受屠杀。虽然这样做明知有死无生,十分凶险,只是出于一腔忠义,才冒险做出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他们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令人怜悯,情有可原。”
百官还未及回应,只听后殿传来奔跑的脚步声。众位官员定睛一看,只见晁田兄弟两人捧着天子的宝剑来到殿前,说:“列位大人,二位殿下可曾来过九间殿?”
黄飞虎说:“两位殿下刚才上殿哭诉冤枉,国母蒙受冤屈遭到诛杀,还要赐死太子。有镇殿大将军方弼、方相听见后非常气愤,他们不忍看到这个场景。所以他们背着两位殿下离开了都城。”
晁田和晁雷听说方弼兄弟反了以后,非常害怕。要知道方弼的身形可是三丈六尺高,而方相的身形也有三丈四尺高。他们两个怎么敢去惹他们呢?方弼他们一拳就能把晁田兄弟俩个轻松打倒。
晁田自思:“这是黄飞虎在故意为难我。我要想个办法。”于是晁田说:“既然方弼反了,那我们就去把两位殿下抓回来。”
晁田来到寿仙宫向纣王复命:“臣奉旨到九间殿后现文武还未散场,但已经找不到两位殿下的踪影了。只听百官说两位殿下在哭诉冤情时,被镇殿将军方弼、方相背着反出都城去东鲁借兵了,请陛下定夺。”
纣王听后大怒说:“方弼反了!你立即去把他给我抓回来!不可以枉法纵情!”晁田听后再次奏道:“方弼力大无穷,臣怎么能够抓到他呢?要抓到方弼兄弟,陛下必须手诏让武成王黄飞虎亲自出马方可成功,这样殿下才不会漏网。”
纣王急切地喊道:“赶快下手令,命令黄飞虎迅去将他们抓回来!”
晁田将这个任务推给了黄飞虎。晁田手持纣王的手令到大殿,命令武成王黄飞虎迅捉拿反叛的方弼、方相,并取两位殿下的级回宫复命。
黄飞虎笑着说:“我明白,这是晁田想让我挑这个担子。”他立即拿着剑,领着手令走出午门。这时,黄明、周纪、龙环、吴炎纷纷表示要跟随他。
黄飞虎说:“你们不必一起去。”他骑上五色神牛,催动坐下兽追赶去了。他的坐骑度非常快,一天可走八百里。
方弼、方相背着二位殿下跑了三十里后放下了他们。殿下感激地说:“二位将军,我们该如何报答你们的恩情呢?”
方弼说:“我不忍心看到千岁遭受这样的冤屈和囚禁,所以心中不平,一时冲动才背叛了朝歌。”
方弼说:“现在我们必须要决定前往哪一方才能脱身。”正当商议间,突然看到武成王黄飞虎坐在五色神牛上飞快地赶来。方弼和方相都感到非常惊慌,赶紧对两位殿下说:“我们两个一时冲动,没有仔细考虑,现在我们的性命都要完了,怎么办才好啊!”
殿下说:“将军您救了我们兄弟的性命,我们感激不尽,我还没有报答你们的大恩,将军为什么这样说呢?”
方弼说:“黄将军来抓我们,这次捉回去一定会被诛杀。”
殷郊急忙看去,黄飞虎已经赶到了面前。两位殿下一起在道路上跪下说:“黄将军来了,难道是要捉拿我们吗?”
黄飞虎看到两位殿下跪在道路旁边,连忙爬下神牛,也跪罪在地上,口中说道:“臣该万死!殿下快快请起。”
殷郊问:“将军这次来有什么事情吗?”黄飞虎回答说:“臣奉命行事,天子赐给龙凤剑前来,请求二位殿下自己决定命运,臣才能回去复命。不是臣敢逼迫杀害储君。请殿下赶快走吧。”
殷郊听完之后,和兄弟跪下说:“将军完全知道我们母子含冤受屈。母亲遭受残酷的刑罚,沉沦冤屈难以昭雪;再要杀害年幼的儿子,一门就要灭绝了。恳请将军可怜我们这些含冤受屈的孤儿,敞开天地一样的仁慈之心,赐给我们一条生存之路。如果能有一片土地可以安身,活着的时候就铭刻感恩戴德之言,死了之后定当结草报答您的恩德!我们在世都不敢忘记将军的大德!”
黄飞虎跪着说:“臣哪里不知道殿下的冤屈呢?但是君王的命令臣不能违抗。臣想要放了殿下,就是欺骗君王背弃国家之罪;想要不放殿下,臣又实在不能忍受这种残忍的事情。臣感到非常为难。”
双方都在思考计策,经过多次沉思之后都没有找到解决办法。这时殷郊自思自忖道,料想自己也不能逃脱这次灾难了。
殷郊说:“也罢,既然将军已经遵奉君王的命令,不敢违法乱纪,不知是否可以施此恩德,为我们殷家一脉留条生路呢?”
黄飞虎问:“殿下有什么事情呢?尽管说出来。”
殷郊说:“将军可以将我的级带回都城和父王复命。可怜我的年幼的弟弟殷洪,请将他放走逃往别国。如果他日得以长大成人,也许能借助别国的力量报复仇恨,得以昭雪我母亲的沉冤。我殷郊即使是死之日,也如生之年。恳请将军可怜!”
殷洪急忙上前阻止劝说:“黄将军不能这样做!皇兄是东宫太子,我只是一个郡王而已。况且我又年纪轻轻,也没有什么大的能力施展抱负。如果黄将军可以拿着我的级去复命。皇兄或许可以去东鲁或者西岐,借一旅之师,也许可以报得母弟之仇,我殷洪又何惜此一死!”
殷郊上前紧紧地抱住他的兄弟殷洪放声大哭道:“我实在不忍心看着我的年幼弟弟遭受这种惨刑啊!”两人痛哭流涕,彼此都不忍心看到这样的惨状,你推我让的都不愿意舍弃对方。
方弼、方相看到这样的悲情痛切的场面,两人大声哭泣说道:“这可真是让人心痛啊!”眼泪就像瓢倾一样流下来。黄飞虎看到方弼如此忠心耿耿,自然是不忍心看到他们兄弟跟着蒙难,感到非常伤心难过。
于是黄飞虎含着泪说:“方弼不要哭泣了!二位殿下也不要再伤心了!这件事只有我们五人知道。如果有任何泄漏出去的话,我和全家都会遭受灭门之祸!方弼过来!你护送两位殿下去东鲁见姜桓楚;方相你去见南伯候鄂崇禹,告诉他,就说是我在半路上已经把两位殿下放走了。你去把消息传递给他们让他们从东南二路调集军队过来,可以安定奸邪洗刷冤屈。我黄飞虎到那时自有妥善处理的办法,你两人去不得有误!”
方弼说:“我们两个人今天早晨上朝还不知道生了这样的事情,临时保驾,没有带有路费盘缠,如今想要分头前往东南两路去,可没有路费怎么办才好啊!”
飞虎道“这件事你我也都没有提前准备!”
黄飞虎沉思半晌后说:“可将我内悬宝玦,拿去前途货卖,权作路费。上有金块,价值可换百金。两位殿下,前途遥远请多多保重。方弼、方相,你兄弟两个要谨慎小心,保护殿下的功劳不小。我回宫复命去。”
黄飞虎说完骑上五色神牛自回朝歌。进城时已经是黄昏,文武百官还在午门等候,黄飞虎下了坐骑。
比干问道:“黄将军,事情怎样了?”
黄飞虎说:“没有追赶上他们,只好回宫复旨。”
文武百官听说没有追到殿下,都大为高兴欢喜。
话说黄飞虎进宫复旨。纣王问道:“逆子叛臣,可曾捉拿回来了?”
黄飞虎说:“臣奉手令,追赶了七十多里路,到了三叉路口,问过往的行人,都说没有看见过。臣恐怕会耽误了回旨,只好回来了。”
纣王日:“追袭不上,便宜了逆子叛臣!卿且暂时退下,等明天再讨论吧。”
黄飞虎谢恩出了午门,和文武百官各回了府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