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渚点了点头:
&1dquo;对啊,这小子当真以为自己做的事没人知晓不成?当年羌人几乎灭族的那件事,他李桓可是出力不小呢。就是因为这件事,老夫才明白,他气量狭小,根本坐不得龙椅。”
丹木原本一直在角落里安静的听着,闻言也是惊讶了一下,他竟然不知道,这位老先生也曾为羌人奔走过。
想到这,丹木心里也是一暖,他在旁边温声提醒了一句:&1dquo;先生,我就是那位曾经上京告御状的羌人,不知先生所指的这件事,可是李桓对于边境将士肆意屠戮百姓的默许?”
&1dquo;默许?呵呵,后生仔,何止啊。那些犯我金国的倭寇,正是李桓里通外敌的结果啊!”
作者有话要说:
提问:为啥锦瑟就能喂进去药,苏源清就喂不进去?
鸟惊庭树:问就是不知道,问就是剧情需要(狗头保命)
预收《我给神兽当客服》,求收藏么么啾~(^3^)-☆评论有红包嘤嘤嘤
第39章临江渚去世
&1dquo;人家养子爱聪明,我为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害到公卿。”
临江渚眯着眼,有一着没一着的念着这诗,竟然还隐隐有了拍子。
宋远江在一旁听着,也很是心寒。临老先生是朝中名士,一生行事磊落,刚正不阿,身在朝堂却仍旧清正廉洁。
&1dquo;老夫为官一生,从未做过亏心之事,可独独这件事,一直压在心里头,久久未能放下。”
临江渚沉默了一会儿,理了理思绪。
他抬头看了看丹木:&1dquo;你只知道当初倭寇进犯,可你是否知道,这些倭寇从何而来?”
不仅仅是丹木,就连宋远江听到这个问题也呆了。从何而来?这倭寇每年不都会在青黄不接的时候骚扰边境吗?
丹木纵是心里面犯嘀咕,但是对于曾经为羌人奔走过的临江渚,还是十分尊敬的:&1dquo;先生久居朝堂,可能并不知晓。这倭寇呆的地方土地贫瘠,几乎不产粮食,因此每年都会骚扰边境。”
临江渚闻言,确是很不屑的哼了一声:&1dquo;正因为我久居朝堂,这件事我才清楚呢。倭寇虽然履履来犯,但先帝在世时,终究不敢太过放肆。但自从李桓登了基,这倭寇侵扰边民的频率,何止高了一点?”
丹木听到临江渚这么说,连忙在心里细细的算了起来。这不算不打紧,一算倒真是惊到了丹木。
&1dquo;先帝还在的时候,倭寇来的确实不多,也&he11ip;&he11ip;没这么凶残,大多抢一些粮食就走了。可自从李桓登基之后,他们确实放肆多了。”
先帝驾崩之后,这些倭寇就不仅仅是抢一些粮食那么简单的了,他们开始屠戮边民,变得更加凶残了,而且来犯的次数也高了不少。
想到自己的妻子和族人都因此而丧命,丹木更加窝火不已。他连忙放低姿态,温声询问缘由。
临江渚面上闪过一丝怅惘:
&1dquo;老夫这辈子别的能耐没有,书倒是读了不少。因此当年的三皇子,一直是我在教导。这小子虽然生性蠢笨了些,但却是个实心肠的孩子,又很听话,因此老夫当年对他格外青眼有加。”
宋远江听完一愣:&1dquo;三皇子?怡亲王李景?”
宋远江之所以愣了一下,是因为这怡亲王李景,也就是李桓的亲弟弟,刚刚弱冠就没了。先帝当时龙体本就抱恙,听闻这个消息更是连床都下不来了,没多久也去了。
这两人一前一后的没了,一时间坊间说什么的都有,甚至还有人说正是李景克死了他爹。
正因为这些个风言风语,内务府当时操办李景的丧事时,很是为难,无奈只好拟了个折子送到了马上就要继位的李桓面前。
李桓就当没看到这个折子,只在隔日下了一道旨意——先帝的丧事一定要办的漂亮,一应的开支皆按照最好的来。
内务府自然是老老实实的照办,但这样一来,花在李景身上的开支自然就少了。
折腾到最后,堂堂一个亲王,丧事居然办的不伦不类的。但奇怪的是,自从李桓登基之后,整个金国上下几乎很难再听到什么有关李景的事情了。
&1dquo;当年先帝龙体欠安,朝中的事情几乎都是李桓在打理。李景手里只不过捏了个巡防营而已,那天他按时巡查的时候,机缘巧合之下收缴到了几封信。”
临江渚说到这,仿佛又想到了当年李景的种种,又是忍不住的叹了口气。
&1dquo;这孩子看了信的内容,知道兹事体大,连忙把信交到了我这里。我一看,这竟是李桓里通外国,正在跟倭国领商议着如何侵略边境呢。李桓在信中说的明白,只要倭国十年之内不进犯金国,那倭寇做的所有事,他只当是没看见。”
这件事宋远江听了是震惊,丹木听了,那就是滔天的愤怒了。
他的妻子,族人,正是由于这么一个昏庸无道的暴君,丢了性命。但就算是这样,这个暴君还是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让四境的百姓认为他心怀天下!
丹木从未见过这么令他生厌的人,但他偏偏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是不甘心的握紧了拳头。
临江渚继续道:&1dquo;后来李桓也知道自己里通外敌的消息暴露了,自然对李景下了杀手。不过那封信,应该还在我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