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真的治扬!免费 > 第362章 科学萌芽杨帆远航4k(第2页)

第362章 科学萌芽杨帆远航4k(第2页)

然而天圆地方这种说法其实在我国古代一经被提出,就站不住脚。

最早提出异议的曾子就曾言:“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真的是天是圆的、地真是方的,那么四个角就盖不住了。

果然当场就有学生用曾子的话,来反驳天圆地方一说。

而那位天圆地方的拥趸,则是辩驳道:“那四个盖不住的角,就是无尽的深渊。”

这话立马遭到其余学生的驳斥。

“别说是伱了,就算是提出天圆地方《周髀算经》的著书者,不,应该说,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曾经走到过天的尽头,地的尽头。”

“那么你们凭什么如此笃定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还有你所说的这个无尽深渊之说,更是无稽之谈,余建军同学,你难道忘记了老师教过我们实事求是的治学之道吗?!”

那名叫余建军的学生,被自己同学这一通辩驳后,涨红了脸,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接着又有学生提出了另外两个主要的天文学说。

先是浑天说。

浑天说认为,天地是一个整体,天空是一个球形的空间,人们所身处的地球位于这个球形空间的中心。太阳、月亮和其他星辰都在这个球形空间中运行。浑天说的代表性著作是张衡的《浑天仪注》,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浑天说的理论体系和观测方法。顺带一提张衡还明了浑天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

而后就是宣夜说。

宣夜说是中国古代最后一种重要的天文学说,起源于唐代。宣夜说认为,宇宙是一个无限的空间,没有中心和边界。太阳、月亮和其他星辰都在这个无限的空间中自由运行。宣夜说的代表性著作是僧一行的《大衍历》,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宣夜说的理论体系和观测方法。僧一行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天文观测,为宣夜说的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两种学说不像天圆地方说那样自身有着明显的缺陷,可有一点它们和天圆地方说一样,那就是无法自证。

一切都只是基于猜测。

也正是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这些京城大学的学生们才会争吵得如此激烈。

可他们争吵来,争吵去,最后又回到了那个最为关键的问题。

那就是如何去验证。

就在所有人都因为苦无对策,而沉默之时。

一道声音忽然响起。

“想要验证还不简单,自己亲自走到世界的尽头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听到这句话后,众人尽皆哗然。

“谁,是谁说出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的话!”

“难道他不知道除了6地之外,还有无尽的大海吗?”

质疑声中,所有人都在下意识开始寻找起说出先前那一番话的主人。

京城大学的学生们很快就是找到了正主,在见到正主的刹那,一个个脸色大变,连忙躬身行礼道:“学生见过杨先生。”

杨宪笑着点了点头,开口道:“无须多礼。”

杨宪虽然如此说,可在场的一众京城大学的学生们一个个还是显得很紧张。

倒不是因为杨宪的官职与爵位,而是纯粹杨宪如今的学术地位,要知道他们今日所学的新学,都是来自杨宪,可以说杨宪就是后大明时代这些学子心中的圣人。

因此他们能不紧张吗。

“我就是来看看,你们继续讨论,不用在意我的。”杨宪开口笑道。

其中一名学生,鼓起勇气,用炽热的目光看着杨宪,开口道:“杨先生,您说的走到大地的尽头,这真的能够做到吗?”

“你为什么会认为做不到呢。”杨宪看着眼前这一张张年轻鲜活的面孔,开口道。“追寻科学真理的道路,就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决心与觉悟。”

“区区大海,难道就能够阻挡我们的脚步吗。以现在咱们大明的航海技术,只要准备好足够的口粮与水,以及足够的航海知识储备,航行到海的尽头又有何难。”

“遇到任何事情,不要还没开始,就给自己设限,认为这一定是做不到的事情。追寻科学,有时候就恰恰需要那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心态。”

“因此就算你们第一次出航受阻,没有走到世界的尽头,那也不要紧,第二次再来就是了,而这一次,你们就可以吸取前次的经验教训总结原因,之前为什么失败了。如果是口粮不够,那就准备更多的口粮,如果是因为船只抵挡不住风浪,那就租一艘更大的船只。如果是因为缺乏海上航行的知识,那么你能够做的要么是去请一位专业的航海士,要么就自己恶补这方面的知识。”

杨宪看着众人,一些被说中心理的学生们,纷纷羞愧的低下脑袋。

杨宪的这番有关追寻科学真理的讲演并未结束,他将众人的表情看在眼里,为了调节氛围,只见杨宪轻笑道:“而且你可以选择和自己志同道合,有着同样追求的异性一起出,和相爱之人一起走到天涯海角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情。”

“而且这样一来,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如果你最后现你们这一代人走不到,那就可以和心爱的人结合,繁衍后代,让你们的后代继承你们的理想,继续前行。我相信,如果是抱着这样的决心与觉悟的话,总有一天能够走到世界的尽头。”

杨宪这番话说出去后,现场这些学生们纷纷露出会心的笑容。

为了验证天圆地方,甚至想着男女搭配,繁衍后代的问题,这世上也就杨宪能够想得出来。

事实上,环球航行根本用不了那么长时间。

麦哲伦的船队环球航行也只花了三年时间,只是很可惜,身为船长的麦哲伦最后没能亲眼见证这历史的一刻,他在出海航行的第二年,在菲律宾死于部落冲突。

要知道如今大明的船只可是用上蒸汽机的,比原时空麦哲伦的船队要先进太多。

即便是在经验上有所欠缺,可用时最多也绝不会过三年。

这也是为什么杨宪会如此自信的原因。

如今朱棣西征既然已经开始,杨宪觉得也是时候让大明的舰队往东运动运动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