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大唐探幽录男女主 > 第94页(第2页)

第94页(第2页)

  虽然从未见过这位传说中的任刺史,但有关他的传闻已经如雷贯耳,只看那通身的气势就是个不好惹的主儿,士兵们连质疑一下来者的身份都不敢,忙退让两侧。

  袁恕己一马当先入了招县,在他身后跟着数人,皆都骑马,都是看着威武雄壮的七尺大汉,只在队伍最末两个人稀稀拉拉地落在后面,一个清瘦纤弱,另一个貌似寻常,正是阿弦跟高建。

  方才一路疾行,袁恕己等遥遥领先,阿弦实在是怕了骑马,幸而袁恕己并未催促,渐渐地就把她落在最后,高建倒是义气,另一则也是受不得那种颠簸,就也偷偷跟她蹑在队伍最末尾。

  后来这一gan人来至招县城门前,吴成本yù叫门,袁恕己回头看了眼,却见两人还未从长路拐弯处转出来,便道:&1dquo;再等片刻城门就开了,不必叫嚷惊动。”

  如此又等会儿,那两个人才踢踢哒哒地出现赶上,袁恕己看一眼阿弦,见她脸色红,想到昨日她身上不适,又连着两日颠簸,竟难得地并未出声说什么。

  招县县令正在头疼欧家之事,忽然门上报说刺史大人来到,还疑心底下人误传。

  其实欧家乃是招县里有头脸的人家,事后欧荣又亲自出面周旋,县令本有心袒护,可因为一件事,县令改变了主意。

  那就是阿弦跟高建吴成三个,曾二度前往欧家之事。

  倘若只高建一个倒也罢了,要命的是,里头还牵扯着&1dquo;府衙”。

  袁恕己在桐县杀人不眨眼的之事早就不胫而走,豳州的每个官员几乎都凛然自危,比之先前那肆无忌惮的行径,个个都有所收敛,生恐张牙舞爪的姿态落入刺史的眼里,又被他抓了拿脖子来磨刀。

  虽然欧荣一再坚称说是以个人私事来请十八子的,但怎奈当初入府的时候,高建为唬人,&1dquo;扯虎皮拉大旗”,已经抬出了府衙的名头,且吴成也曾附和。

  县令心虚,思来想去,暗自猜测袁恕己的意思,心想以这位刺史神出鬼没匪夷所思的手段,是不是府衙早就留意了欧家?若欧家出事他隐瞒不报,岂不是自寻死路?

  因此才谨谨慎慎地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天不亮就出城往桐县报信。

  却想不到,袁恕己竟会亲临,且来的如此之快,县令震惊之余,却也无端松了口气,知道自己派人去报之这一步棋走的太对了。

  但立刻,知县就现自己这口气松的太早了些。

  他在侧旁听曹氏的供述,只觉着轰然巨雷在耳畔一个又一个炸响,简直怀疑自己双耳出了差错,一切都是幻觉。

  然而环顾周遭,满堂差役也都跟他一样,如呆如傻。

  只有袁刺史跟他带来的那几个人面色镇定,仿佛听见的不过是稀松平常之事。

  招县知县几乎没忍住要喝止曹氏:这妇人大概是失心疯了,或许当真是被鬼迷心窍,竟然说出如此不经之谈!何况她丧心病狂地刺伤家中长辈,如今又满口胡言,只怕是为了脱罪故意编造出的谎话,哪里有半句可信。

  可是看袁刺史的反应,却是这样肃然以对,知县看看曹氏,又看向袁恕己,心若油煎。

  门外围观的百姓们开始jiao相传语,有说绝不是真的,有说此事可疑的,不一而足。

  嗡嗡喧闹中,主簿将曹氏画押的供状呈上,袁恕己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道:&1dquo;怎么不见被告之人?”

  知县忙出列:&1dquo;大人说的是谁?”

  袁恕己道:&1dquo;你是耳聋?方才曹氏说的杀人的,欧家老夫人。”

  知县咽了口唾沫:&1dquo;大人,请恕我直言,这欧老夫人在本地德高望重,且又年高,断不会是这曹氏所说之人,照下官看来,必然是曹氏刀伤老夫人后,故意编造这骇人听闻的话来掩盖罪名。”

  袁恕己道:&1dquo;你是说这份供状不真不实?”

  知县鼓足勇气:&1dquo;下官正有此疑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