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夜阳鸟作者余姗姗 > 第93节(第2页)

第93节(第2页)

郗望需要钱,而她不缺钱,这样的姐妹关系也可以很牢固。

至于世俗中所说的“姐妹情”,连她自己都说不清楚还剩下多少,有没有变质。

与人建立情感这项技能她已经生疏了,她对郗望的印象始终停留在十二三年前,那时候她们的关系很矛盾,和正常家庭里的姐妹关系不太一样。

她们之间会有矛盾,因为荞姐的偏心。

荞姐会将最好的东西给她,郗望就捡剩下的。

小时候,荞姐会带她们去照相馆拍照,她的照片完完整整的收在相册里,郗望的却丢的丢,扔的扔。

荞姐说郗望长得不好看,拍照就是浪费。

有时候郗望参加学校活动,和同学们的合照,以及同学给她拍的照片,同学会洗出来给她一份,她会拿回家藏起来。

但有一次荞姐收拾东西看见了,随手就撕了。

郗望叫嚷着问为什么撕她照片,姐姐的就不撕。

荞姐反问,你姐姐长什么样,你长什么样,也不照照镜子。

每当类似的事情发生,“郗晨”都会接收到来自郗望的怒视,那里面有着清晰明确毫不遮掩的恨。

其实她心里是知道的,荞姐的偏心针对并不只是因为外貌。

郗望并不丑,只是越长大越像她的生父。

这样扭曲的母女关系,一定会影响姐妹关系的走向。

“郗晨”不知道如何让郗望宽心,她也无意站在荞姐一头针对郗望,便习惯性的将自己东西送给郗望。

郗望在物质上得到满足,便没有那么生气,好像她的情绪价值是可以兑换的。

黎湘也不知道是不是从那时候开始,郗望就建立起对物质追求的认知,如今回想起来,自己当时也是在寻求一个快捷省心的解决办法,给郗望东西她就高兴,那就一直给,这样可以维持家里的平静,不至于整日生活在剑拔弩张的氛围里。

到后来她们姐妹之间就生出一种奇妙的相处模式,郗望的怒火可以调节,有时候对她会温和些,有时候会多几分埋怨、委屈,有时候会带着眼泪,还有时候郗望直接点出来某件东西。

她把东西送给她,她高兴了,会对她露出笑容,她便会松口气,终于可以恢复平静。

人在社会上,会时刻反应出家庭关系的影响,大到一件事的选择,小到一个细节的处理。而没有家庭关系羁绊的人,生活里精神上会缺少一份支撑。

黎湘自问虽然她的支撑十分糟糕,而且支点腐烂,但它还是存在的。

郗望回来了,她们又建立起某种“交换”关系,就好像她生命里一个消失许久的支点再度找到了一样。

她想这样也好,或许她们不会相认,或许郗望也不会在意“郗晨”是否还活着,只要这种交换模式可以维持,她甚至可以给郗望安排一个助理工作,让杨隽带着她。

正这样想着,她的手机里蹦出一条微信,是郗望发来的:“咱们什么时候开始?要定期见面吗,还是等去剧组了再说?”

黎湘:“随时可以开始,不一定要见面,线上语音也可以,一次一小时。”

郗望:“那只能晚上了,等我回到自己房间。”

黎湘:“好。”

作者有话说:

红包继续~

第75章

第十二年秋

对于即将听到郗望的故事,黎湘既期待又害怕,她已经很少出现这样矛盾的情绪了。

这些年看剧本不过是冷眼旁观,即便人家告诉她是根据真实情况改编,她也只是适当做出对方希望看到的表情。

她自己的经历不能对外人道,自己心里清楚,所谓真实改编的“美化”程度。

现实的残酷不只在事情表面,也在人的内心,那永无止境的煎熬是改编不出来的。

现在已经很少出现能让她入戏的剧本了,就向观众和粉丝们对内娱的评价一样,无论是故事还是演员都活在滤镜里。

但是郗望不同,郗望……

想到这个妹妹,黎湘忽然有些不明白自己了,这十二年她并没有费尽心思的去寻找过她,没有电影《失孤》中的父亲那样执着,将这件事视为自己后半生的唯一目标。

然而惦记着找到“郗望”的念头却一直装在心里。

她想,她的惦记是有分量的,称得出来的,不够沉重。

她又想,或许她寻找的不只是“郗望”,也是“希望”。

但她想通过找到妹妹来证实什么样的希望呢?她又不知道了。

她试过一些表现亲情的剧和电影,试镜虽然过了但都是流水线的商业片,表现就那么回事。

她自己并不相信亲情的力量,心里没有强大的信念感支撑,即便真的抓到一个有机会得奖的角色,也展现不出来。

这天晚上,黎湘陪姚仲春吃了饭,姚仲春有些聊天的兴致,还叫李阿姨从柜子里翻出“姚涓”小时候的照片。

姚涓失踪的时候还不到四岁,照片里的女孩轮廓圆圆乎乎,只能分辨出一点和黎湘相似的痕迹,事实上黎湘更像是年轻时的姚仲春。

read_xia();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