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我全家带着别墅穿越了作者猫安叶 > 第93页(第2页)

第93页(第2页)

赵曦神情郑重,迎着在场所有人期待的目光,重重地点点头:“没错,桃源半月报第一版就要宣布此消息,全郡启用考试制度择优录取人才,我预备今年夏末正式开考。”

如今还是春天,再怎么急求人才,也得给那些读书人两三个月的备考时间不是?

赵曦话音刚落,就见陈衡他们赫然起身,人人神情肃然,朝她深深鞠躬作揖,“吾等替郡内那万千有才之士谢主公之恩。”

天启朝国祚五百年,实行的察举制最开始的确为朝堂带来许多新鲜人才,朝堂一片清明,然而越到后面那些被举荐之人无一不是世家子弟,寒门英才是无这个机会的。

此举势要开古往今来的先河!

赵曦忙让陈秀才他们坐下,一群人商讨起了接下来的新政,以及桃源半月报要刊登的文章内容细节,冯平时不时便在本子上记下几个关键词。

直到深夜赵曦都熬不住了,实在犯困得厉害让他们都先回去,李孝知他们反而一个比一个精神,眼睛在发光。

“陈兄,咱们还是别熬了,这夜里视物颇为困难。”李孝知拍拍陈衡的肩膀笑道。

陈衡看向室内明亮的白炽灯,不由道:“是也,若是我们小时念书也能有电灯,也不会有此眼疾了。”

不过现在也好了,家里养猪有了沼气可用,前些日子他们在琉璃厂订了沼气灯的玻璃灯罩,可防止蚊虫飞绕,沼气灯很敞亮,如今夜里在家中看书也很方便。

眼疾?听到这话,赵曦的瞌睡清醒了些,忙追问陈秀才是何病。

陈秀才只说是他瞧远些的物件有些模糊,像是小时借光阅书造成的眼疾,当然也不严重不妨事。

赵曦听明白了,这是近视了啊。

古代人当然也是会近视的,只是数量比较少,通常近视的是那些读书人,还有一些老年人视力也不好。

赵曦闻言乐了,拍拍陈秀才的肩膀笑道:“这病不妨事,过几天你去医学院找研究光学镜片的医学生。”

陈秀才没弄明白却也不在意,这眼疾确实有些不便,但习惯之后也不怎么妨碍生活办事。

李孝知他们同赵曦告辞,赵曦回房洗漱睡觉,李孝知冯平他们却精神抖擞,各自回家熬夜写文书。

-

桃源郡第一家报馆——桃源报馆在桃源县正式挂牌成立。

桃源竹纸经过这一年的推广,至少如今全郡的读书人都用上了这轻薄的竹纸,书铺每周上新也是极受郡内读书人追崇。

哦每周这个时间的记法也是从仙人那里学来的,听说七日为一周。

书铺售卖的书册多喜欢分两版,一版专供有钱世家子弟的精装限定版,光是表面硬壳还有封面绘图都能成为身份的象征,而寒门子弟不在乎那些只买简单版。

如今郡内又开了一家报馆,听闻报馆的馆长由冯平先生亲自担任。冯平,不少人都知道,这位是仙人们还未统领桃源郡时就收下的门客,如今也相当受到仙人重视,被委以重任。

先是听起来这报馆不一般,详细打听后说是印报纸的,这报纸和书颇为相似。

这弄得不少人颇为郁闷,都是印书何必多此一举又建个报馆,这般麻烦?

因印刷厂活字印刷各项齐全,所以印报纸不难。只是报纸和书籍不同,报纸字字用词都得斟酌,更不能出现一个错字。

所以冯平极为重视,光是校对就进行了三次,确认无误后才让印刷厂进行印刷,三天后正式发售。

新城的孩童多能念书,可桃源县还有不少孩童是没念书的,听说他们的父母都在努力做活攒钱,争取也把自家孩子送去新城学堂识字。

别的他们不知道,只知道识字多的人在工厂做活赚钱比他们粗人赚得多,所以不求自家娃子成读书人,只希望以后能寻个好工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