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皇后登基 > 第128章 科举考试的小小意外(第1页)

第128章 科举考试的小小意外(第1页)

徐影这么一说,谢良骥都愣那儿了。

可以说满脸都是【脏话】了。

——为什么会有人办书院而不让书院的学子考科举啊!!!

那读书还有什么用吗!!!

但谢良骥还是有点理智的,至少知道这种问题肯定不能问,一旦开口就会让自己显得非常低级。

但总有人会冲动:“不考科举,不入仕途,娘娘教他们读书识字做什么呢?”

“爱卿还真问倒本宫了。”徐影托腮,悠悠笑道,“所谓圣人教化,难道孔夫子收三千弟子的时候,是想的让他们考科举入仕途,无此心的则不配读书识字?”

孔夫子都要因你羞愧而死了好吗!

那官员顿知失言,讷讷不再言语,徐影也不再为难这个小笨蛋,只看向谢良骥:“本宫如此回答,能否打消谢卿所谓之‘世人悠悠众口对本宫的议论’?”

“自然。”谢良骥都尴尬了,顶着一张大红脸对徐影行礼,“娘娘圣明烛照,是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认错就行。

这小家伙虽也算世家子弟,可金陵谢家并非什么特别大的世家豪族,甚至都没混上一个送女入宫的待遇,这种世家在徐影这儿并没有太多的因欺男霸女欺行霸市而带来的仇恨值,徐影也就轻轻放过了。

她再看向文武百官:“春闱是国朝抡才大典,春闱是否公平关乎天下读书人的福祉,更关乎国朝最要紧的人才储备,是以本宫才以试题存于宫中,礼部与御史台各执一把钥匙来保证试题不外泄,此举,诸卿可还有什么意见要提?”

说到这,停了一下才道:“若无异议,本朝接下来的科举,皆照此例执行。”

诸卿,只有这一个提意见的机会哟。

文武百官,牙根痒痒。

意见是不可能有意见的,这个法子有多公平,用小指头去想都想得出来。要是否决了这么公平的主意被他人所知,自己岂不是被天下读书人唾骂?

但也正因为没有意见,以后大家再给族中没出息的子弟筹谋作弊之法时,就没这个提前知道试题的选项了。

颇遗憾。

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徐影环视一圈,没等到什么反对意见,便快乐地宣布散朝了。

最近本来也没有太多的事需要议——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亲耕亲蚕祭祀天地的事之前已经做过了,而皇帝自己在外头打仗“戎”着呢,还想咋地呀。

后方给他做好补给就完事儿了!

徐影安安生生回了书房,批了一会儿奏章之后,再次单独召见了甘尚书。

甘尚书来时,心情颇惴惴。

朝堂上刚刚还在说科举的事,想也知道皇后娘娘召见是干嘛呀!

可是难道今天大家还没把这事儿聊明白么?

带着这一点怀疑,甘尚书给徐影行了礼,再被徐影赐了座,还有萧尚宫端了茶过来,这眼看着就得促膝长谈的模式,更让甘尚书暗搓搓地脊背都再挺直了一些。

徐影的开场白是:“科举舞弊之事,历朝历代皆屡见不鲜,本宫这里拟了几条避免作弊的法子,甘尚书看看。”

随着徐影的一挥手,萧尚宫捧给甘尚书的便是一张写满了簪花小楷的宣纸。

徐影列了挺多条的——

什么把考生姓名糊上,只留甲乙丙丁的编号,再让书吏抄录试卷,避免判卷的官员因认出了考生的身份和字迹而判卷不公;

什么扩大判卷官员们的名额,吏户礼兵刑工都出人,翰林院也出人,把判卷官分成三组或者五组,每一组都把所有试题改一遍判出高下来,再统合每组给的结果,不说什么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吧,至少要是差别太大的就呈交礼部尚书亲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