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皇后登基 > 第264章 通天大道(第2页)

第264章 通天大道(第2页)

不是震动于通衢大道的真假,而是震动于……京兆府尹疯了吧:)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那是你能质疑有没有必要的吗?你也配?

这里还是需要解释一下,什么叫做车同轨——好理解的就是国家强制规定牛车马车的两个车辙是一个宽度。

这要配套道路设施才能理解——传统的道路在最开始的状态还是很平坦的,但是因为是土路,随便下一场雨,土地泡软了,车走一道,就留下两条沟。

而一旦沟走出来了,接下来的人们都会下意识地驱使牛马,尽量在沟里走——不走沟,万一哪一步走错了半边轮子陷沟里了,另外半边还在平路上,歪歪斜斜杵那儿,是很伤车的。

然后当地走沟的人越来越多,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了两条深深的“车辙”。

而秦始皇的“车同轨”,就是保证了马车的两个车轮之间的距离统一,全国的官道上两条压出来的车辙的宽度也就随之统一了,结果就是理论上一辆马车只要愿意,就可以在全国的所有官道上压出来的车辙上走,而不会走出一个县,车辙不对了,要么换一辆车辙对的车,要么硬着头皮往下走——真这么走了,一不小心半边车陷沟里,驱使牛马嘿呦嘿呦拔出来,没走两步又陷沟里,又嘿呦嘿呦拔出来,没陷几次车就坏了。

如果这么说还是不能理解的话……用后世的人更容易习以为常的词儿的话可以叫做火车和铁轨,但凡铁轨的宽度和火车对不上,那就“没辙”了——论词源,“没辙”就是没有车辙的意思。

而在如今之世,车同轨对所有人来说都属于常识,这会儿你告诉我车同轨好像没有必要?

#你直接去黄泉里给始皇帝说吧!

可以想象现在京兆府尹面临的压力了。

但京兆府尹也要裂开了呀:“真的!那条路就完全没有车辙!但是因为足够坚硬,无所谓马车怎么在上面走都不会留下痕迹,也就无所谓半边在路上半边在车辙里……就像朱雀大道一样!”

朱雀大道,皇宫南门外的那条街,那帝国的脸面能差劲得了吗?不得石板铺地,平平整整,马车爱怎么走怎么走。

这成本对如今的国家来说也算昂贵的——采石是事情,切割打磨成同等大小的石板也是事情,尽可能小损耗地运输到长安城来还是事情,相比起来铺砖的活儿都算小的了。

可城外书院的那条路就是突然出现的,没有大队人马倒腾施工,没有累死个把人闹出点什么舆论危机,简直就是……就是神仙伸手一点,噫,路就这么成了。

京兆府尹都说急了:“陛下!微臣所言句句是实,只是那实在是神迹,陛下与诸位同僚倘若不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如陛下派人前往一见,便知端地……”

然后满朝文武又嚷了起来——嘿你这个人,咱们陛下不爱那些天降祥瑞你不知道吗?哪有你这么献祥瑞还“眼见为实”要把人往城外哄的呀!

然后一想,噫,不会是安排了什么刺杀吧。

……诚然我们也看徐影不顺眼但是刺杀还是大可不必了吧!太子殿下才多大年纪!他继位了那就是国家将在长久的五六年内没有君主拍板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

徐影心头是有数的。

但她很乐意看满朝文武眼看朝上的大臣撕逼——就是说,现在越不肯相信原来车是可以不同轨的,真看到了那一幕的时候就会越震撼。

接受新的技术就会越快。

所以她只是看着下面争论,眼见着就要从口腔体操变成物理交流了,方才斜眼看了一旁的司礼太监一眼。

“肃静!”秩序当然就不用皇帝陛下亲自维护了,司礼太监公鸭嗓子一响,一干人等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徐影才说:“既然众说纷纭,索性去看看再论。半个时辰之后,朕在宫门口等诸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