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金句创作 > 第51章 特殊的听众(第2页)

第51章 特殊的听众(第2页)

可没曾想,听众热线电话竟然会如此抢手!

她连着三个晚上,天天准时守在收音机前,每次都第一时间拨打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的总是“嘟嘟嘟”的占线声音。

这可让季奶奶愁得不行,天天唉声叹气的,吓得已经在星城其他地段买了房子的子女们,都急忙跑回家一趟,就担心她老人家是不是身体有恙。

得知真相后又大多哭笑不得。

最后还是聪明伶俐的孙女给季奶奶出了个主意——

“奶奶,你不能在人家说完之后再打电话呀,多少都会有延迟的,等那时候就来不及了!”

“啊?还有这说法?那可怎么办哟?”

“我教你个方法咧,你就提前几分钟把前面的号码按了,留最后一个数字,等电台那边说最后几个字的时候,就立即拨打,拨通的概率就大大提升了。”

“原来如此,哎哟,不愧是我的宝贝孙女,果然脑子灵活,方法多咧!”

季奶奶此时坐在家中,一副得了“绝世神兵”,成竹在胸的模样。

今晚她一定要旗开得胜,拔得头筹!

除了关于《鹊桥仙》的问题外,她对顾知书的兴趣,也是越来越大了。

特别是今晚的主题——诗歌之美,

更是让季皋感受到了久违的心潮澎湃。

她有太多太多的话题,想要和顾知书去探讨、去请教、去碰撞切磋。

“求求了,命运女神,今晚请务必要让我的电话成功拨通啊!”

季奶奶在屋子里,双手合十,闭目祈祷,一副让人忍俊不禁的认真模样。

…………

“诗词贵在含蓄,而含蓄却并非朦胧,可能很多听众会把两者混为一谈。

那朦胧美又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朦胧美就如同雾里看花,可望而不可及。

老子曾说:道之为物,惟恍为忽。忽兮恍,其中有象;恍兮忽,其中有物。

所谓的朦胧美,就如上述恍惚的境界,不可明言,却能让人心领神会。

从客观上讲,古代诗词的模糊体验是以符号性意象为先决条件的,还是以《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为例,

像‘深秋’这个意象,由于深秋的美是清冷的、静谧的,黄叶纷飞,因此常常以‘悲秋’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凄清之情。

所以你读到新寒、读到秋的时候,哪怕词人一句表达心绪的话也没说,你也能感受到清冷孤寂的气氛,扑面而来。

像类似的意象,还有落日。

我拿《鹊桥仙》的作者秦观另一诗举例——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由于日之将落未落之时,会让人产生无限依恋,而日落后的漫漫长夜,又会让人心生孤独凄清之感。

是不是和上一新寒中酒敲窗雨有异曲同工之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