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金句创作 > 第179章 麦琪的礼物(第2页)

第179章 麦琪的礼物(第2页)

包裹里又是装着什么东西?

德拉用她白皙的手指灵活打开了包裹,随即出了欣喜若狂的尖叫,泪水像是缺堤一样洪灾泛滥。

因为包裹里装着的,是一套梳子,一套自己曾梦寐以求的梳子。

它曾经被摆放在百老汇的橱窗里,是纯玳瑁制成的,边上还镶嵌着珠宝。

最重要的是,这套梳子的颜色,正好和她曾经拥有的美丽秀,完全匹配。

她是做梦都喜欢这套梳子,但她明白,这套梳子太昂贵了,以至于只是羡慕渴望幻想就已经满足,她从未真正想把它据为己有。

现在,她居然真正拥有了它,只是,能配得上它的秀丽长,已经无影无踪啦!

但德拉并未因此懊恼,她只是把梳子搂在怀里,抬起泪水迷蒙的双眼,微笑道“我的头长得飞快的,吉姆!”

然后她竟是像一只欢快的小猫一样,在原地嘣嘣直跳,出“喔!喔!”的欢快笑声。

这时候,很多听众才反应过来,吉姆是只有二十二岁的年轻丈夫啊,德拉的年纪虽然没有直说,但应该也是差不多,甚至更小。

但在她表现得像只小猫咪之前,大家都好像从未将她看成是小女孩,反而从一开始就下意识把她和憔悴的家庭主妇联系到一起。

因为德拉的种种表现,都太成熟了,让人总是很容易忽略她的真实年龄。

于是愈感到内心五味杂陈。

妈的,又有点想哭的冲动了。

眼睛里好像突然飞进去了沙子。

不是,明明说好了不能再讲悲剧了啊,顾知书你个混蛋是怎么回事?

呃,好像也不对,这个故事,似乎很难和悲剧联系到一起啊,无论是过程还是结尾,都绝对不能称之为悲剧。

但我为什么会想哭啊混蛋!

有些人真想按下暂停键,缓一缓内心的情绪,再继续往下收听。

可电台里顾知书的声音却是并未就此停下,而是将故事继续

“德拉也献上了自己的礼物,作为对吉姆的回报。

她太庆幸自己付出了这么多心思,也唯有这条费尽周章才得来的白金表链,能对得上吉姆为她所做的一切。

‘漂亮吗?吉姆,我好不容易找遍了全城才找到它,现在,把金表给我,我要立即看见它配在表上的样子。’

吉姆并未按照德拉的吩咐行事,而是倒在了睡椅上,双手枕在头下,面带微笑。

‘德拉,让我们把圣诞礼物先摆在一旁吧,先把它们保存起来,它们实在是太美好,太贵重了,目前还不宜使用。好吧,实不相瞒,我把金表卖掉了,换钱给你买的梳,现在,我们先去做晚饭吧。’”

杜夕月双手捂嘴,全身鸡皮疙瘩直竖,好像有一股电流从她的血液里窜动一样,让她此刻的心情,难以言述。

是啊,吉姆每周二十美元的收入,几乎都交给了德拉,让她去维持家里的开销用度。

既然如此,他又怎么可能有多余的钱,去买下昂贵的梳呢?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他把自己祖传的金表卖了,才能换回这套摆放在百老汇橱窗上的梳子!

前文之中,其实早有暗示。

两个生活拮据的贫苦人儿,两件被各自视作珍宝的“贵重”东西。

当时,大家在听到示巴女王和所罗门王的例子时,都出了嘲笑,觉得顾知书在玩黑色幽默。

从市场价值的角度出,无论是吉姆的金表还是德拉的秀,都绝非贵重之物。

这点从德拉一头秀仅仅卖出二十美元就可以得到印证。

所以当时所有人都觉得,引出示巴女王和所罗门王的例子,只是为了夸张修辞,只是为了讥讽嘲笑。

然而,现在回过头去,再看当时的这段修辞呢?

假如抛开市场价值的角度,从另一个视角出看待问题呢?比如,精神价值?

吉姆卖掉了金表,换回了梳,两手空空,一文不剩。

德拉用辛苦攒下的一元八角七分,加上秀换回的二十美元,买了一条二十一美元的表链,兜里只剩下八角七分钱。

他们都为对方倾其所有!

他们都把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好的东西,送给了彼此!

现在,你还敢回过头来,说示巴女王假如住在天井对面的公寓里,会不羡慕德拉的秀吗?

你还敢信誓旦旦,说所罗门王假如真的当上了看门人,不会对吉姆的金表,目露嫉妒吗?

即便身为尊贵的王,一辈子里,真的有遇见过哪怕一个值得你倾其所有,也会为你倾其所有的那个人吗?

被讥讽嘲笑的,真的是贫穷的德拉和吉姆吗?

还是——

无数听众都陷入到沉默,最后这个剧情的反转,绝对的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