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春心燎原讲了什么 > 第8页(第1页)

第8页(第1页)

  说到兴起时,韩临抽出佩剑,当场为南音演示了几招。她看不清细节,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寒光凌凌,隔了段距离依然有杀气扑面,叫人寒毛直竖。

  见她专注的模样似是喜欢,韩临还想来一场剑舞,子门被敲响了,是韩临守在门外的随从,唤了声“世子。”

  韩临一顿,随手收剑回鞘,开门问:“何事?”

  随从耳语了几句,韩临随意的神色慢慢变得郑重,回身与南音道:“有位兄长也来了临江楼,不知还好,知晓后总要去拜见一番。南音你在这等等,我很快便回。”

  “去罢。”南音道,“不急。”

  她正临窗而坐,说完这句话就遥遥看向了城中街市,唇畔仍留着方才被他引出的一丝笑意。

  韩临亦露出笑容,留下随从给她守门,径直往后方一栋楼迈去。

  临江楼背后的东家有世家之力,一些官员小聚,或有事商议时都偏爱此处,因这儿不仅有热闹的人间烟火,也有幽密僻静之所。

  深处的这栋楼,便只作需要议事的客人之用,每间子都相离甚远,最高层的那间,非权贵不得入。

  在整个长安城中都畅通无堵的韩世子、韩小将军也停在了门前,老老实实等把守之人代为通传。

  不出片刻,人就去而复返,恭声道:“世子,请进吧。”

  看来并非在商议要事。韩临想。

  他一般是不愿来打搅这位的,但就像方才说的,不知还好,若是知道了还不来拜见,算是他的失礼。

  这间子格外大,分作两室,韩临迈过门槛,掀起一道门帘,其内风光终于缓缓映入眼帘。

  先入眼的是一方铜青博山炉,轻烟缭绕,隐约间似有群山巍峨之景,叫人一时晃神。

  花梨木制的圆桌上摆着一副青瓷茶具,茶汤香气隐隐漂了出来。

  临窗边,紫袍玉冠的青年正在与老者对弈。他似在垂眸思索,修长的两指间拈着一枚黑子,闻得动静,略侧往韩临这儿瞥了眼,眉眼间蕴着难以消融的冷意。

  即便不言不语,静坐在那儿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存在感。

  正是他的表兄,当今天子绥帝。

  “二哥。”韩临丝毫没有为其气势所慑,轻快唤人,紧接着对老者道,“郑老也在。”

  那是位长须老者,面容和善,双目炯然,抚须回道:“世子,好巧。”

  说着,老者落下一颗白子,凝神看了会儿,叹道:“是和局。”

  绥帝嗯了声,视线终于从棋盘离开,转向韩临,“怎么来了?”

  他生就一副金相玉质的好样貌,又气势夺人,不熟之人很容易被他冷淡的语气所吓。

  韩临倒不怕,回道:“和一位朋友在楼中用饭,正好瞧见了林锡,知道二哥你在,不得来拜见拜见。”

  千牛卫林锡,除却天子,还有谁能让他随侍门外。韩临的随从正是看到他的身影,才特意禀告。

  绥帝没有多问,听过解释只道:“早些回家。”

  韩临微怔,眼神不自然地飘了下。他归京后日日都出府,直至夜里才回,主要都是在书局等南音出现。阿娘不知原因,为此事已经数落了他好几次,没想到竟然还传进宫了。

  含糊应了声,韩临问向老者,“郑大人怎么今日得暇和二哥一起来临江楼?”

  老者是他素来敬重的中书令郑尽,笑道:“我与陛下说,不能只在金銮殿上坐闻天下大小事,也要时常到宫外来沾沾人间烟火,看看老百姓的日子。多亏碰着今日陛下心情好,才终于说动了。”

  二哥心情好吗?韩临看不出,反正永远是那冷淡的模样,喜怒不形于色,也许只有郑老这般的人物才能揣摩一二。

  他和郑尽都是能言的性子,顺着这个话题说了好些话儿,本该作为主角的绥帝则静静品茗,翻阅起了书卷。

  郑尽学识渊博,但凡他有心和人交谈,几乎无人能抵挡住,若非韩临一直记着在等自己的南音,绝对会借机和他聊个尽兴。

  但终究还是急于回去和南音相聚,很快,韩临就结束了话题,“既然今日是郑老带二哥领略市井之气,那我就不过多打搅了。”

  在座两位哪个不是善于看破人心之辈,郑尽不拦他,呵呵点头,“世子去罢,记得早些归家。”

  郑老竟也拿这打他了。韩临险些一个趔趄,不过转眼又觉得没甚么不好意思的,他又不是在做见不得人的事。

  远望他显得迫不及待的身影,郑尽慢悠悠啜了口清茶,“看来世子是佳人有约。”

  闻言,绥帝轻轻地翻过一页书,未作回答。

  ……

  韩临已经尽量快些赶回,但还是耽搁了些时辰,毕竟总不好真去拜见一面就走人。

  他面带歉意进门,“叫你久等了,真是抱歉。”

  南音摇头说无事,招呼他坐下享用。

  她确实不在乎这点被晾下的时辰,由于自幼少有人伴,她早就喜欢上了静,也找到了独处的方法。不论是一朵花儿、一本书,还是一壶茶、一场雪,都能让她领略到不同的天地,在其中沉浸一两个时辰甚至整日都不成问题。

  看着桌上不知从哪儿拿来的书,韩临挑眉道:“你这爱书的习性,与我一位兄长当真相似。若你们相见,也无需说话,各自捧书便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