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七零年代炮灰的一家子 > 第 53 章(第3页)

第 53 章(第3页)

虽然勉强同意了女儿的婚事,可直到今天早上,郑师母心里还有些疙瘩,甚至都不敢和好姐妹提起是来给女儿订婚的——

旁人家的女儿订婚也好,结婚也罢,都是热热闹闹、风风光光,他们家女儿却是和做贼似的。

毕竟找了个农村女婿,偏人家还是个二婚带娃的。真是说出去,还不得被人给笑话死。

郑师母觉得,她很大程度上只是拗不过老伴和女儿,被迫陪着过来走个过场,却是再没有想到,梅梅订的这个婚,竟然是她所有孩子里最风光的一个。

尤其是瞧见这么多的龙凤喜饼,老太太甚至已经等不及,赶紧回去挨家挨户通知那些老姐妹,让她们一起分享她的喜悦了。

“景生哥,我之前给你的钱肯定不够吧?”等郑家人出去,时国安低声跟刘景生道,“差了多少钱您跟我说,我一定得补上……你要是不让我补,我以后可就不敢再麻烦景生哥你了。”

结果刘景生却是直接把时国安之前给他的钱又塞了些回来,正色道:

“咱们是兄弟,我也不瞒你,刚才这桌宴席,全

是我一个人主刀,你给我的钱,买了原材料后,还有剩……”

“我跟你说过,咱们都是一家人,总不能我帮着做个饭,再让你出钱?你要是再和我客气,就是不拿我当哥……”

说着,拍了拍时国安的肩膀:

“走吧,客人还在外边呢,咱们可是主人,怎么也不能让客人挑理……”

之前已经听林鹤轩几人说过,他们这兄弟就是标准的林家人的脾性,做事情时很有原则。刘景生知道这个,自然不会让时国安为难。

解释清楚后,又陪着时国安把郑家人一直送出去多远。

郑家住的地方,距离这里也不算太远,一家人心情高兴之下,也没有坐公交车,而是一路提着龙凤喜饼回了他们住的大杂院。

瞧见郑家人竟然出门一趟,提了聚丰园的喜饼回来,街坊四邻也是稀罕的不得了:

“哎呦,这是谁家姑娘订婚了,竟然还用了聚丰园的喜饼?”

郑师母这会儿哪还有之前半点儿忸怩?

边忙着给大家分喜饼和喜糖边笑眯眯道:

“这不是我家梅梅今天定亲呢,这些都是她婆家那边给准备的……”

“哎呦,聚丰园的喜饼,那可是好东西……看来梅梅这婆家家境殷实着呢,人家也是真看重咱梅梅……”

“可不是……我和老郑也说了,都是一家人,别那么外气,钱得省着点儿花,结果人家还不乐意……咱也不图人家有钱,就图人家看重梅梅的这份儿心意……”

也有人问起郑家这个新出炉的新女婿是干啥的,郑师母也都大大方方说了:

“……和梅梅一个厂的,就是老郑现在带的一个徒弟……家也不是咱们中都的,是个农村娃……”

“不过咱也不图人家啥条件,就图对咱们姑娘好……”

等到了傍晚那会儿,梅梅就带着时国梁回家了,两人手里还大兜小兜提了不少东西。

“这咋买了这么多?”郑师母吓了一跳。

“都是国梁给我买的。”郑梅梅脸上的喜意怎么也消不去——

既然两人正式定了亲,郑梅梅可不是很快就带入了未婚妻的角色,总想着给时国梁省钱。

却是再没有想到,看着人高马大的时国梁却是个再细心不过的,本来去百货大楼那儿买东西时,她看中了好几件衣服,却又被价格给吓住,到底没舍得买。

结果等出来后,时国梁就让她先在门口等会儿,再出来时,时国梁竟然把但凡她多看几眼又嫌价钱贵不舍得买的那几件衣服,全都买了下来。

“别说,你爸眼光还挺好。”看女儿娇羞的样子,郑师母怎么瞧不出来,女儿开心着呢。当下也高兴的很,毕竟这天下间的母亲,谁不希望女儿能找个会疼人的女婿呢。

转而又提醒女儿:

“国梁心疼你,你也得体贴着点儿他,再怎么说农村人挣钱也难,家里有老人又有两个女儿要养,国梁要是想给家里寄个钱,你可不能和他闹…

…”

“妈,看你说的,”郑梅梅跺脚,“把你女儿说成什么人了……”

“就是吧,国梁跟我说,说他家倒是不缺钱,他大哥和二哥在他们家县城那里开了个小饭馆,生意还挺好……对了妈,”郑梅梅说着,回身从包里掏出一叠工业券来。

“哎呦,这东西你是打哪儿弄来的?”郑师母吓了一跳——

工业券可是不好找,她刚刚还愁,给女儿配送嫁妆的话,这工业券去哪儿找。

“……国梁说,这些都是大哥大嫂让他给我的,说是让咱们看着,该买什么就买……”

说着又把之前时国安给的红包拿出来,塞给郑师母:

“妈,还有这个红包,我也给您吧……”

说话间郑大姐就凑了过来:

“让我看看,你婆家给你包了个多大的红包?”

丈夫家里都是工人,当初订婚时,足足给她包了十张大团结呢。

“我也还没看呢,”郑梅梅说着打开红包,一张一张点了一下,里面竟是足足放了二十张大团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