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 第23章 父子的择偶观(第3页)

第23章 父子的择偶观(第3页)

于是当年他纵马往玄武门去的时候,都不用回头再嘱咐她多一句:胜了,他们夫妻将是这个帝国的主人,败了,他们会一起从容去地下相会。

只有观音婢可以得到他这样生死托付的信任,若换一个女子,极有见识野心,能猜透君心就不必了。

想到玄武门,又想到太子,二凤皇帝复烦闷起来。

若是她还在,孩子们何至于此!

*

“只盼我能得一个极有见识的妻子。”李治放下手里的琥珀杯。

今日是他为崔朝送行,后日崔朝就要正式带领使团往西域去了。

李治忽发此感想,是因方才崔朝敬他:“这一西去路途迢迢,不知会不会错过王爷的大婚。”

这才惹得李治对未来妻子有所感触。

崔朝安慰他:“同安公主盛赞过准王妃的性情,王爷放心就是。”李治已经定下的未婚妻,是皇帝千挑万选的世家女,出身太原王氏。

只是崔朝自己并不以出身世家为衡人之准,所以没提这个,倒是提起做媒的同安公主。

这位是真的姑奶奶——高祖李渊的妹妹,李治的亲姑奶。

然而李治只是一叹:“不过是姑奶自个儿嫁了太原王氏,就满口子称赞王氏女。”显然对这位姑奶奶的目光不甚信服,觉得对方都是私心。

崔朝莞尔,晋王继续往下说去。

“前些日子是平阳昭姑姑的忌辰。”李治又喝了一杯酒:“太子哥哥和二哥都……忙的无暇,便由我主祭。”所谓无暇,不过是太子正在跟皇帝冷战,闭门不出,而魏王忙着编书与孝敬父皇,哪怕几日的祭祀也不愿离开九成宫皇帝身边,于是这个差事就落到了李治身上。

而听得平阳昭公主几个字,崔朝收了与好友谈话时的轻松笑意,脸色肃穆起来,露出无比的尊敬来。

平阳昭公主,高祖李渊的女儿,当今圣人的姐姐。

这是个极值得敬重的女子,她不只是大唐的公主,更是战功赫赫的将军,征战沙场,是货真价实开国功臣。

因军功懋著,公主于武德六年仙逝时,高祖特命以军礼下葬。

当时还有愣头青老古板的臣子,上书给李渊叭叭叭,道妇人下葬,按正礼不得鼓吹,哪怕是公主,也不该破例才是。

痛失爱女的李渊气的在朝上大发脾气,厉声责问道鼓吹是军乐,当年公主帅兵讨伐天下,曾亲擂鼓鸣金,一生与军乐相伴,那时候你这礼官在哪里?你上过阵吗?难道公主这般大功,只因妇人丧仪便不得鼓吹,你这样寸功不建的男人,若是混个军务,将来死了倒能鼓吹了不成?

给那太常寺官员吓得立刻自陈糊涂——再不认错,只怕皇帝就会让他立刻去死一下亲身感受‘没鼓吹’的丧仪。更别提也在朝上的秦王,立时回首冷冷瞥了他一眼,很有种警告的意味。

当时的秦王,后来的二凤皇帝,一向很敬重平阳昭公主。

“父皇很怀念姑姑,常提起当年他与姑姑的军伍会师于渭水河畔之事。”长孙皇后去后,李治由父皇亲自抚养长大的,家族旧事也不是师父们教的,多是二凤皇帝亲口讲的。

可以说,平阳昭公主的光辉形象,都是二凤皇帝给未曾得见平阳昭姑姑的年幼儿女们塑造的。

李治从小听着,自来很敬服姑姑。

兄长们都无暇,他去主祭,正和心意。

但真正让李治触动的,还是几年前与姑父柴绍的一番相谈。

他掐指算了算日子:“好快,转眼也三年了……”

平阳昭公主天不假年,武德六年就过世。驸马柴绍却是三年前,贞观十二年才过世的。

他与妻子一样,不但是驸马,也是大唐开国的出力者,且不止给岳父干活,还给妻弟干活——二凤皇帝打东突厥的时候也用姐夫来着。

因此,贞观十二年柴绍病重的时候,二凤皇帝带着儿子女儿们(依旧是限定长孙皇后嫡出儿女们)亲自出宫去探望姐夫。

但皇帝到底是天子,不好总跑出宫,且他驾临多了,必也打扰柴绍养病,于是二凤皇帝去过一次后,就指挥儿子们常去看姑父。

李治去的是最多的。

比起在宫里看两个哥哥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他更愿意听姑父讲平阳昭姑姑的旧事。

柴绍也很喜欢这个柔和宽厚的小侄子。

平阳昭公主和二凤皇帝是同胞姐弟,原就有些像,民间门又素来有侄随姑的说法,俱柴绍说,李治的眉眼是很像姑姑的。

后来柴绍病的越重,便怀念越多。

到了平阳昭公主的忌辰,李治更不忘去看姑父,就见姑父哪怕卧病在床,手里还拿着当年公主所写的家书反复看。

“许多人赞我行军善谋,多奇策。”他声音低沉:“可其实,我自知短处,性子颇有优柔寡断之处。”

“善谋与善断是不同的——当年高祖举兵,我心知该去招揽军伍相助,但又舍不下家中父母与妻儿,总是犹豫着想安排的两全其美再起身。还是她说,你只管走不必担忧,我自有主意。”

“果然,她不但在乱世中保全自身,还招募军伍,攻城略地,大成气势。”

柴绍语气中尽是怀念与自豪。

“那些年,我们夫妻各自领兵,我常为她出谋,她常为我做决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