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明廷之前对于动员广大的海商武装参战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主要是关于三方面的
先,这些海商虽然自身也有不少武备,但相较于荷兰人,毕竟有些薄弱。
官府可以以免费租赁和廉价出售的方式,向他们临时提供一批武器
包括数百门淘汰下来的旧火炮,火绳枪近万支
还有大量火药
其次,这些海商来自东南沿海各省,不同地区,许多团体之间,还存在不可调节的矛盾,想要进行统一的军事行动,就必须要建立临时的统一指挥体制。
由海军都督府,外派三名将领以及大量参谋人员,在浙江、福建、广东三地,组建临时舰队。
海军将领担任主将,由海商推举的领袖担任副将
其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自然是广东舰队
他们既要向东参与和荷兰舰队会战,又要向西袭击和登6东南亚沿海,策应明军在6地上的进攻。
其三,是规范战争中的原则和范围
毕竟这并非是常规武力,而是临时舰队,不可能长期作战,而且其军费也是由各海商自付的,否则真以明廷自己承担这么大规模的舰队开销,那得多少军费,再给海军开两倍都不够。
枢密院海军署给出的规划,是尽量在两个月内,结束战斗
其中,福建舰队主攻,广东舰队、浙江舰队侧击,广东舰队还要负责对东南亚战区的策应。
当然,大明海军应当充当这支庞大舰队的先导和骨干力量。
而且,海军署和郑成功认为
组织这样一支庞大的舰队,看起来好像朝廷一分钱没花,但其实代价是十分昂贵的。
原本被用于海贸的商船都被动员起来,常规的商业活动都按下了暂停键,每天都是数以万计的利润和税务流失。
既然如此,就应当追求更大的目标和战果,才能得偿所失。
郑成功以为,不妨趁此机会,直接拿下马尼拉和吕宋岛
让大明海军在南洋落脚
倒并不是不想继续南下,拿下巴达维亚,乃至于整个印度尼西亚
但奈何时间不够,如果持续太久,这些海商会自行解散的,毕竟他们是为了扞卫自身利益而战,其目的是为了恢复之前的贸易线路。
和荷兰人旷日持久的打下去,反而不是他们所希望的。
-------------------------------------
范德林的联合舰队,在台北稍稍逗留了一会
之前,在台南,他们完全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那座本来是由荷兰人主持建造的堡垒,反而成为了他们最大的阻碍
他们在大员港顶着明军炮火,尝试登6
好不容易登6以后,上千雇佣军刚刚上岸,就被明军从城内冲出的近千步枪兵击溃。
只得重新退回船上
归根到底,他们的兵力,实在是太稀薄了
之前明军为了围攻热兰遮,都得出动数千上万人,而他们现在手中,能出动的兵力也就不过两三千,又哪里来的机会?
范德林只能放弃了通过直接攻占安平城这个统治核心,来夺回台湾
转而打算断绝台湾到内6的海上联系,从而围困台岛
而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威胁大明的东南沿海,尤其是福建
范德林当年是见过郑芝龙厉害的,所以对于此战,还是相当谨慎
不过他自信依旧很足,毕竟此番并非是荷兰单独出兵,而是整个远东,西班牙和荷兰武装力量的联军。
即使遇到郑氏舰队主力,他也有取胜的把握
于是乎,联军舰队在台北,又和当地驻守的明军生了冲突
在出动两千多雇佣兵,围攻三日,依旧难以夺下由五百多明军士卒驻守的鸡笼镇后,荷兰人只得先把目光投向福建方向。
。。。。。。
“都督的意思,先把荷兰人放进来,最好再靠岸一些,咱们才方便全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