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故乡的小河一歌曲 > 第二章 恰同学少年时十四(第1页)

第二章 恰同学少年时十四(第1页)

现代影视剧为了还原物资匮乏时代的衣着,常常见到演员们穿着的衣服衣领上打补丁。其实真正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知道,这是弄巧成拙画蛇添足的败笔。本来也是你糊弄我我糊弄你,观众也没多少人去细究。

柯俊文却心里相当清楚,89年及以前那会,很多人的衣服都是买布找裁缝做的,衣领一般都做得厚一些扎实一些,很难磨破。影视剧弄道具的想当然地制作,自然就会暴露他们对生活的一知半解。那时的衣服,最容易破的地方是肩膀、手肘和袖口,以及胸前衣服扣扣子那一片,还有因为劳作等等原因衣服腋下及前摆,及袖子容易被挂破什么的。衣领如果都穿破了,那衣服怕早成了一条条的“烂巾巾”了。

而裤子,最容易破的是屁股,膝盖。小孩子裤子最容易破的是膝盖下面一点点而不是正真膝盖那儿,为什么呢?自己想!要想讨经验,给钱!其实一切,皆来源于生活。

柯俊文记忆中,倒没有那种穷得一家几口人只有一条裤子可以穿出门的经历,但基本上的家庭,每个人都可能只有一套没有补丁的衣服。常年大家都是以穿补巴衣服为主的,特别是在农村,人们多数时间都在下地干活,这样的衣服磨破了再补也没什么,哪舍得穿好的衣服下地,弄破了会非常心痛的。只要走亲访友或是结婚喜庆,或者什么正式场合重要事情的时候,才会穿着新衣服或是没有补丁的衣服。

而城市,也只是稍比农村好一点而已,甚至在农村土地联产承包之后,有一些城市工人家庭还渐渐不如农村一些经济好的地方的农民。

在大家都基本在穿补巴衣服的时候,谁也不会笑话谁,因为那时大家都在为温饱而努力,还谈不上对穷的鄙视,因为谁都不富谁都穷,大家都是穷光蛋,谁能嘲笑谁呢?那一个阶段的人们,心思都在怎么样填饱肚子上,都在为一日三餐而绞尽脑汁,一门心思的整天算计的是,明天吃什么,这一年怎么过才能不会出现长时间的断顿?哪有心思再意衣着,只要能蔽体就行。所以在为温饱,为生存而奋斗的年代,是很少有穷与不穷的羞耻感的,最多的是饿与不饿的满足感。

而社会的展,总是一个阶段连着另一个阶段的在进步。当大家都基本上解决了温饱的时候,物质渐渐丰富起来的时候,这时,才真正有了穷和富的对比。这时的人们,才渐渐的对穷有了深刻的认识,才渐渐意识到穷的耻辱,也才渐渐因为穷而体会到的窘迫,被瞧不起的羞耻感越来越重。

到城里上初中之后,校园里基本很少能见到穿打补丁衣服的人了。事实城市里不少人也是破衣裤为多的,但城市人明显会处理一些,女孩子的衣裤破的地方会巧妙地扎上一朵花,男生的衣裤也会用同色的布修补得不难看,所以穿起来并不显尴尬。但偶有几个农村学生,家人不会打补丁更不会艺术地处理,洗得白的裤子上补块蓝色或是黑色的布,反而把破的地方显得特别明显,穿起来会让自己觉得特别丢人。当事人都会尽量多坐在教室不出门,就是上个厕所都趁人少或人不注意的时候。

柯俊文在家上小学有一次冷天赤脚都没有感觉到难堪,但这时的他初长成少年,羞耻心却越来越重。

有一天他的衣服在前一天天洗了,第二天早上起来还没有干,能穿的裤子就只有一条屁股上补了一个巴的蓝色裤子了。补丁不大但他的妈妈江志英却不会补,补了一小块很新的黑布,特别扎眼。他不得不硬着头皮穿上这条裤子去上课,尽量绕着路进教室,一路人他都觉得仿佛所有人都在盯着他屁股上的补丁在看,脸羞得火辣辣的。

一个上午他都尽量少去上厕所,连上课都深受困扰难以安心,一直在想别人是不是在笑话他屁股上的那块补丁。但第二节课后是必须到操场做操的,他也是硬着头皮比死还难受一样的做着操,他一直觉得后面所有人都在看他,内心极度盼望早点结束,羞耻感像成千上万条蚂蚁一样啃嗜着他的自尊心,脸红得如猪肝。

中午下课的时候,他其实被尿胀得相当难受了也没有先走,直到教室人走得差不多了,教学楼也没多少人了,他才站起来观察了一下,趁着没人飞快地跑去厕所,憋了一上午的尿喷涌而出,柯俊文尿完感到无比的轻松,内心却为此感到无比窘迫。

他见操场上人不多,就飞快地跑向宿舍,摸了摸昨天洗的那条裤子,还有点潮并没有干透,他还是脱了补巴裤子换上了没干透的裤子。一个自尊心过强的农村少年,就这样被一个扎眼的补丁折磨了一上午,让他身心疲惫狼狈不已。

但是他们班上有两个人,却给自尊心过强的柯俊文一种难以理解的感觉。他们俩都经常穿着补巴衣服和裤子,但柯俊文现他们俩却从来没有自己那种感到丢脸而窘迫难堪的感觉,似乎他们并不在意别人怎么看,表现自然轻松,丝毫没有柯俊文那种生不如死如坐针毡的样子。

一个是篮球打得很好的江勇,他与聂世金及班上另外三个人,常常能组成一个强战队,力压全校篮球群雄。江勇一年四季常常穿着的是宽大的旧军服,裤子常常是有补丁的。江勇整个穿着显得人松松垮垮的,加上爱打球,给人一种从不修边幅的样子。但江勇在平时,并没有表现出因为穿补丁衣服而尴尬窘迫,总是该干嘛干嘛,从来没有像柯俊文那样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样子。另外江勇虽然老实内向,但他偶尔却出乎意料的表现出一些搞笑幽默的动作和语言,大家都觉得他有趣好相处,也从来没有人取笑过他的穿着。

另一个是挨着姜弢坐的梁大春。他也是个大个子,柯俊文一直觉得他是不是应该比同班同学都要大两三岁,比较显老。梁大春人也长得粗犷,像一个典型的农村大汉一样,所以穿着也不讲究的样子,他也常常穿着带补丁的衣服和裤子,但他也从来没有过自我丢人的感觉,表现轻松自在,这些洒脱是柯俊文做不到的,所以他也是相当佩服这两个人。

柯俊文也试着去学习这种洒脱与自然,但一直做不到。他成长的心灵,又意识到人与人的不同。

唉,过度的自尊。

不过没过多久,柯俊文就新添了一套新衣服,这套新衣服,是因为学校要进行全校的广播体操比赛才得以有机会添置的。

本来在家里有一次,一位路过的叔娘也给柯俊文的妈妈开过这么一个玩笑:“江英,你娃儿都到城里读书了,把他收拾得好看一些噻!”

江志英有点半炫耀地说:“是的呀,我准备给柯文扯几尺‘的确良’来做衬衣呢!”

的确良衬衫的面料是由涤纶和棉混纺织成的,它的强度比棉高几倍,耐磨耐穿,8、9o年代受到人们广泛地欢迎。以前买布是要用布票的:一个人一年的布票为3尺。一年三尺布,还不够做一套衣服,而小孩子是非常耗布的,有钱人家就买黑市布票,而贫穷的人家,就买“回纺布”。回纺布顾名思义:将破布打烂,再重新纺成纱,织成布,做成衣。回纺布不要布票,但它做的衣服很不牢,想必纤维被打得很短,布就没有牢度了。那时,穿着回纺布要特别小心,稍一用力扯,衣服就裂开大口子,此外,另有一个毛病是回纺布衣太粗了,穿在身上扎得人痒痒的难受。这,还是城里人的待遇,农村人有时几年都难添置一套新衣服的。

的确良的出现,解决了绝大多数人家的布票问题,一方面的确良太耐用了,很少有人能够将的确良穿破的。也是在这个时候,才见到最多的是衣领的颈后部分,因为长期与后脑根厮磨,起毛了以后最终穿破了。还有在当时,扯的确良的布不是以一尺布票抵一尺的,而是对折之类的可以多扯。

那时的的确良,的确就是“良”,既满足了人们最基本的温饱需求,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极度渴望衣着光鲜亮丽的“小资情调”。在照顾人们服饰衣着方面对审美的需求,的确良大概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辉煌一笔。

但的确良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洗了后容易缩水。

所以柯俊文这套新衣服的衬衣,做得宽大而且长了一些但又不能太宽大,拴上皮带扎在崭新的蓝色裤子里面也看不出来,脚上这时还多了一双很多农村孩子梦寐以求的白网鞋!

是的,这时柯俊文才穿上人生中第一双崭新的白网鞋,以前夏天都是穿塑料凉鞋,冷天就穿解放牌胶鞋。洋气轻便的白网鞋农村孩子是很少有机会穿的。

那次国庆节前的体操比赛,柯俊文所在的91级一班获得了全校第二名,第一名是91级二班。在某些方面,祝元明老师还是明显察觉到,一个班全是城市孩子及一个班多数是农村孩子的差距,不过所幸的是他领的班级表现得也不错,还算欣慰。

而穿白网鞋,则是很多6、7o年代出生的人,或带欢笑,或带泪水的记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